繼續堅守在談判桌上還是跟隨日本暫時接受礦商們的獅子大開口?面對鐵礦石這一“瘋狂的石頭”,在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下,中國鋼鐵界正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而值得業界注意的是,雖然中鋼協、五礦商會“安內”的舉措正在展開,但是這三道“鐵令”能否化解進口鐵礦石的困境?面對鋼鐵生産這個昂貴的“口糧”,中國要奪得對等的話語權、實現涅槃還需要多少修煉?
從70萬噸升到100萬噸:
鐵礦石進口通道收緊
本月初,日本、韓國鋼廠們紛紛表態,與巴西淡水河谷達成初步協議,同意今年4-6月將鐵礦石價格較去年提高90%-100%,並實行季度定價。對此,中鋼協斷然稱,目前中國鋼企並沒有接受礦商的漫天要價,談判仍在進行,並且中國仍在努力謀求“長協定價機制”。同時,號召鋼廠和貿易商們團結起來,近兩個月拒絕或減少從三大礦商進口,抵制其壟斷行為。
在與礦商們艱苦對陣的同時,國內整頓進口鐵礦石貿易市場的大幕已經拉開。4月2日,中鋼協聯手五礦商會共同召開了“規範鐵礦石市場秩序聯合會議”。引人關注的是,會議通過了《2010年鐵礦石進口企業資質標準及申報程式》、《關於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實施細則》和《進口鐵礦石合同資訊上報登記及其流向登記備案規定》三大行業性自律文件。種種跡象顯示,一場新的內部整頓風暴即將來臨。
記者昨日獲悉,新規對企業申請鐵礦石進口資質給出了四個硬性指標:註冊資本在5000萬元以上、進口企業銀行信用等級達到2A級以上、銀行授信額度在4億元以上、2009年海關統計進口鐵礦石總量達到100萬噸(含)以上。
跟往年相比,變化在於最後一個指標,此前要求的年度進口量在70萬噸。鋼鐵諮詢機構“我的鋼鐵”資訊總監徐向春指出,從70萬噸提高到100萬噸,砍掉的企業數量可能不多,不過給出的信號是將逐步提高門檻、逐漸達到減少進口商數量的目的。
據了解,中國鐵礦石進口商最多時有500多家,2007年減至112家。不過在鉅額利潤刺激下,據説目前有近200家企業從事進口。業內指出,在削減部分不合格企業的同時,新規給一些有實力的民營鋼廠以機會,帶來行業洗牌,減少炒賣鐵礦石的現象。
同時,對於代理制,兩協會要求進口鐵礦石嚴格執行一級代理,被代理方所進口的鐵礦石只能自用,嚴禁流向市場。而作為整頓鐵礦石進口市場的保障,中鋼協與五礦商會成立進口鐵礦石聯合辦公室,收集企業合同資訊,嚴密監控進口礦石流向。
澳政府總是快速施壓:
談判變成礦商單方“通牒”
面對中鋼協的整頓與反擊,澳大利亞官方已放話出來,説要讓市場決定價格,中國鋼廠不應讓中國政府介入談判,不能通過讓政府干預市場的方式來解決鐵礦石談判問題。
縱觀鐵礦石頭談判的這段緊要關頭,面對本國礦商的一步步抬高價格,澳大利亞官方似乎視若無睹,而每一次中國企業發出聲音,他們卻總能在第一時間表明立場,向中方施壓。
“我們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相應的我們要求中國的行動應符合市場準則。”前天晚間,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 克林稱,要讓市場決定價格,他甚至高調地表示“抵制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非常高”。克林稱,澳大利亞政府不會干預必和必拓、力拓等礦商與中國鋼廠間的鐵礦石價格談判,並稱鐵礦石價格談判一直是健全的,中國鋼企不應讓中國政府介入談判,不能通過讓政府干預市場的方式來解決。
事實上,此前有消息稱,數家中國鋼企老總聯名“上書”,要求將鐵礦石問題上升到國家層面。這一消息招致了澳大利亞官方的“積極回應”。而迄今為止,中國官方的態度很明確。工信部此前表示,鐵礦石談判應體現中國鋼廠利益,督促雙方達成一個合理價格。
“我們的市場需求就是最大的籌碼”。不過,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談判已經變了味,變成了礦商的單方“通牒”,從要價30%到50%再到眼下的90%-100%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