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國資委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除16家以“房地産開發與經營”為主業的央企外,其餘78家不以地産為主業的央企要有序地退出房地産市場。到目前為止,已有三家央企開始行動,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掛牌轉讓下屬的北京新潤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8%股權,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已經將其旗下三級子公司北京金中都置業有限公司80%股權挂出,中遠集團也明確了退出時間表。
這一強制性措施的及時出臺,反映出政府去除樓市泡沫、穩定房地産市場的決心,並對前期央企在房地産市場橫衝直撞、呼風喚雨的行為起到一定程度的遏製作用,對老百姓來説應該是一個利好消息。遺憾的是,無論是從理論還是現實因素考慮,目前形勢下,央企都難以真正退出房地産市場。
從地位和分量上講,還能繼續從事房地産業務的16家央企的地産總額,佔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産板塊資産總額的85%,凈利潤佔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産業務凈利潤的94%;而要求退出的78家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央企下屬三級以上房地産子企業共227戶,雖然數量上約佔總數的60%,但銷售收入僅佔到15%,利潤只佔7%。也就是説,被勒令退出的企業在房地産市場上可有可無,央企大量的房地産業務並沒有退出,剩餘的16家央企照樣可以憑藉其壟斷地位和龐大的資源,稱雄房地産市場。
對於不屬於國資委直管的其他大型央企,國資委無許可權制其投資房地産。由此,因國資委一時鞭長莫及,在房地産市場上繼續活躍的央企“大有人在”。例如,中信地産已對媒體明確表態,由於中信集團是國務院直屬企業,不屬於國資委管理,所以不在退出房地産的78家企業之列;3月15日在競標大望京1號地時,遠洋地産的競爭對手中維地産實為中國煙草旗下今年1月剛成立的地産公司,中國煙草隸屬工信部,其已經對媒體表態,不受國資委“退出令”影響;由保監會主管、中國人壽投資的“嫡系”房地産企業“國壽地産有限公司”開始“招兵買馬”,逐鹿市場。對於這些企業的圈地行為,相信國資委也只能望洋興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