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倫敦金融城分析師看來,英國政府一年多前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實施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目前已經走到了退出的十字路口。
“退出經濟刺激計劃就像閣樓上的靴子一樣,不是落不落下來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落的問題。”説這話的是倫敦金融城一家資産管理公司的創始人巴爾博。
從金融危機到現在,巴爾博的公司已經收購了價值數十億英鎊的不良資産,憑藉在金融行業摸爬滾打20多年的經驗和職業特有的敏銳性,他對政府經濟和財政政策的變動有著“春江水暖鴨先知”般的判斷。
退或不退,是個問題
生存或是毀滅,這是英國文豪莎士比亞作品中主人翁面臨的難題;而現在,經濟刺激計劃退或是不退,也是英國人面臨的難題,二者之間難以抉擇。
過去一年多,來勢洶洶的金融危機影響既廣且深,和其他國家一樣,英國政府也被迫採取了鉅額經濟刺激計劃、中央銀行強力干預等應對措施。但由於經濟結構原因,英國經濟復蘇遲緩,去年第四季度才結束長達18個月的負增長。
英國經濟出現回升除了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外,主要還得益於政府採取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以及英國央行實施的超低利率和“定量寬鬆”的非常規貨幣政策。這些政策雖然對過去的經濟衰退起到了緩解作用,但對今後的經濟復蘇構成了潛在威脅。比如政府面臨財政赤字風險較大,廉價信貸及過量流動性可能為新一輪危機埋下隱患。
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措施也使英國財政赤字急劇上升。據英國財政部預測,本財年英國財政赤字將高達1780億英鎊,幾乎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的13%,這將給經濟帶來長期風險。英國財政大臣阿利斯泰爾 達林稱,如果英國經濟復蘇步伐過於緩慢,政府還會再借錢,公共部門的財政狀況無疑將進一步惡化,財政赤字必將繼續增加。
一面是復蘇的光明,一面是風險的深淵,當前英國經濟的刺激計劃就在這兩者間徘徊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