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溫總理1月31日在北京某社區與群眾座談時,特別提到,住房和房價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高房價不但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讓他們享有的中國多年經濟增長的成果,一朝化為烏有,而且還幾乎消滅了保證經濟長期增長的、剛剛興起的所謂“中等收入階層”的消費力。
一系列治理高房價的調控措施最近開始發力。最新消息是中國銀行將停止執行7折的房貸優惠利率,國土資源部也表示將從嚴查處違約土地開發行為。
但是,治亂需用猛藥,要讓高房價回歸,僅有這些治標之策,遠遠不夠。筆者多次提到,首先要找到高房價的病因:央企太不差錢、部分人群收入過高、地方政府需要房地産以助長其GDP和財政收入等等。
北京市近日取消了一家“雙料地王”開發商某地塊的競得資格,並沒收了其2億保證金。國土部門説這是在“殺雞儆猴”,可能否如願“儆猴”,值得懷疑。問題就在於,誰是那些“猴”。
中國的房地産市場,表面看是高度市場化的,可如果從進入門檻和政府干預的更合理的角度看,就會發現,這是一個被開發商們壟斷了的畸形市場。在高房價“奇跡”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所謂“一線”城市,扮演了旗幟的角色。如果不是他們將房價推得那樣高,那些“二線”、“三線”,更不必説縣一級的城市,能有多大想像力?而在“一線”做開發商以及做地王的,幾乎全是赫赫有名的央企。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央企經營狀況堪憂,為脫困,1994年開始實行一項臨時財政安排,即央企的稅後利潤,不再上繳中央財政,而是留在企業內部,用於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其後央企不但扭轉了整體虧損的局面,而且借助壟斷地位,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即使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海嘯,也沒受到多少衝擊。所以,央企們積累起了巨大的利潤。錢多了,怎麼辦?做開發商,是最保險的選擇。借助與政府部門天然的良好關係,央企在拿地上有絕對優勢。
地方政府的核心任務,依然是經濟增長,而房地産正是可以歷久不衰的“增長點”,豈能放過。與央企的“不差錢”比起來,地方政府“太差錢”,也是在1994年,財政實行分稅制,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大受遏制,可要承擔社會保障等事項越來越多,房地産既能增加GDP,又能讓地方獲得數額不菲的土地出讓收入,兩全其美。所以,在高房價上,地方政府和央企,自然結成了同盟軍。而且房價越高,雙方的得益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