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三峽大壩全線建成,這是三峽大壩全景(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迎來六十華誕。在這一個甲子的歷程裏,中國共産黨領導全國人民,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工業化中期國家,人民生活從貧困邁向總體小康,教科文衛等各項事業迎來了大發展、大跨越。中央新聞單位從8月9日起聯合推出“經典中國 輝煌60年”專欄,分經濟發展成就、新農村建設、工業化資訊化等24個專題,系統展示新中國60年的偉大成就。
在世界經濟深陷衰退中,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引人注目的增長速度——7.1%。
“這就使它成為世界經濟十強中唯一在最近幾個月裏恢復強勁增長的國家。許多分析家認為中國可以幫助帶動世界其他國家走出低谷。”美聯社這樣評論道。
從滿目瘡痍、積貧積弱到經濟總量世界第三、人民生活邁向總體小康,從封閉半封閉到直接關係全球經濟復蘇……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驚人跨越。
告別貧窮 中國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1956年7月15日,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産出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産汽車的歷史。這是第一批國産解放牌載重汽車排成長列開出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的時候,全廠職工夾道歡呼。新華社發
今年80歲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1952年從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坐上北上的列車,投身熱火朝天的新中國工業建設。他參加了第一汽車製造廠的選址和驗收工作。在長春郊外偽滿陸軍醫院的廢墟和荒地上,只用了3年時間,一座“汽車城”神奇般崛起,解放牌4噸載重汽車駛出生産線,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産汽車的歷史。富拉爾重機廠、哈爾濱汽輪機廠、瀋陽重機廠、大連造船廠……他眼見著一個個重工業企業拔地而起。
“解放前我們只能製造一些輕工日用品,裝備製造業一片空白。新中國成立後,第一輛汽車、第一架飛機、第一個萬噸水壓機……每一個前進步伐,當時都讓人們激動自豪。”高尚全説,特別是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後,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發展成就舉世公認。
國富民強——曾經是百年來中國無數仁人志士為之追求、奉獻乃至犧牲的理想。今天,這一理想正在變為現實。
回想新中國成立前,在世界經濟“俱樂部”中,幾乎聽不見中國的聲音。整個國民經濟處於崩潰狀態,生産倒退、交通破壞、物價飛漲,人民生活極端貧困——《新中國經濟建設簡史》一書這樣描述當時的經濟狀況。
“扣除價格因素後,我們現在5天創造的財富量,就相當於1952年時全年創造的財富量。”經手無數筆數據、核算中國經濟“總賬”的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彭志龍説。
一組數字標誌著中國已從低收入國家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60年來國內生産總值實際增長77倍,每人平均超過3000美元;財政收入增長約1000倍;外匯儲備增長1萬多倍,位居世界第一;進出口貿易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佔世界貿易比重達7.9%。
經過60年的努力,中國完成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化中期階段的偉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