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晨報報道,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數據合計約7.37萬億元,遠遠超出年初設定的“全年5萬億元以上”的目標。與此同時,部分地區的經濟基本面出現了“宏觀與微觀相背離”的情況,轉暖的宏觀統計數字和微觀企業經營情況不相吻合。此前,信貸資金進入股市和房地産市場的説法不絕於耳。而專家學者普遍認同的數字是“超萬億”。
最為量化的測算:
超萬億流入樓市、股市
上周,在央行公佈6月份信貸規模激增的第二天,《人民日報》以近半個版的篇幅刊登題為《天量信貸怎麼看》的文章,明確指出,上半年7.37萬億元的貸款主要流向鐵路、公路、機場等政府項目,給中小企業的貸款仍不多,並且“不排除一部分信貸資金以各種方式進入股市、樓市等資産市場”。
上月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副部長魏加寧曾表示,上半年有20%左右的信貸資金即超過萬億的資金流入房地産和股市等資産市場。這是迄今為止,機構對信貸資金入市做出的最為量化的測算,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沒有實打實的證據,學術界對該數字卻幾乎沒有什麼異議。實際上就在6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曾表示,今年一季度以來信貸快速增長,其中確有一部分資金流入了股市和樓市,而這也是造成目前股市和樓市暫時回暖的原因之一。
“地王”帶來的困惑:
不投股市、樓市投什麼?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業研究室主任曾剛向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在當前整體經濟走向復蘇的進程中,企業依然面臨産能過剩的問題,缺乏向生産經營領域投入資金的動力。與此同時,銀行的信貸政策異常寬鬆,拿到信貸資金的企業既然不願意投資于實體經濟,自然就會轉而投資並推高房地産和股市等資産市場,這已經為國外的經驗所證明。
事實上,國有企業確實正手握重金進入房地産市場。近期北京連續出現的兩個“地王”,均為央企下屬公司,一個是中化集團,一個是中國電子集團。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表示,背後的道理就是“錢太多”。他認為,因為産能過剩,中化集團掌握的鉅額資金不可能再去建設化工廠,而中國電子集團也不可能再去建設電子廠,因為沿海的電子廠還在關閉中。這樣,錢只能往房地産和股票市場上流。
多種路徑流入股市
最終面目是合規資金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李永森表示,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一直是難以準確量化研究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信貸資金從銀行出來後不會直接違規投入股市,而是要經過多個環節,往往在最後一個環節以合規資金的面目出現。
例如,最簡單的做法是:企業雖然原本自有資金充足,可以滿足其生産經營的需要,但企業把自有資金投入股市,而向銀行申請貸款用於正常的生産經營。在日常的操作中,這些貸款往往表現為中短期的流動資金貸款,銀行對這種貸款的審批相對寬鬆。
近年來,金融業監管部門一直在對信貸資金違規入市進行調研,總結出多種違規路徑。例如,企業集團可以在內部使用承兌匯票套取銀行資金。企業與大股東和子公司等“關聯企業”約定,開具無實物交易的承兌匯票,然後到商業銀行貼現取得銀行資金。取得的資金中的一部分留作下一次操作的保證金,每次貼現後又派生資金,輪迴地創造虛假票據貸款。此外,就個人行為而言,假按揭、加按揭、迴圈貸款和信用卡非法套現,都可以成為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的手段。
地産投資處忍耐期?
政府處於兩難抉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第一棒是政府投資,此時以政府需求唱主角。但是政府的財政投資不可能總是上大項目,其力量必然會逐漸減弱。1998年曾出現這樣的教訓:政府的一腳油門踩下去後,其力量逐漸減弱,導致經濟復蘇又再度探底。當時真正將經濟拉起的是1999年的住房改革,由此帶動了內需市場。他表示,如果目前我國通過大量的信貸投放刺激房地産市場回暖,並且容忍一段時間的價格重估,將有望拉動傢具、裝修和建材等一系列行業的投資。
“陽光私募”深圳金中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鄧繼軍判斷,鋻於房地産投資對於整體經濟復蘇至為重要,政府目前正處於兩難的抉擇中,相信在外需沒有明顯好轉的背景下,政府的貨幣政策即使有部分調整,也不會出現轉向。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銀行信貸的大量投放緩解了房地産開發商資金緊張的狀況,同時使公眾的通貨膨脹預期有所抬頭,推動房價上漲,但這種上漲並非建立在自住性購房需求之上,從而給銀行帶來潛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