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印度簽署EPA加緊實施經濟“開國”

時間:2011-02-17 14:58   來源:經濟參考報

  日本和印度兩國代表16日在東京正式簽署經濟合作協定(E PA )。根據協定,未來10年內,佔兩國貿易總額94%的産品關稅將逐步降至零。分析人士認為,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為擴大出口廣泛締結自貿協議,加之日本國內面臨的諸多問題,促使日本加緊經濟“開國”步伐,據悉日本正同澳大利亞和歐盟就締結EPA進行交涉。

  日本外務大臣前原誠司與到訪的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阿南德夏爾馬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署了協定。兩國政要用“美妙”“具有歷史性”等詞句評價此次簽署的協議。前原表示,希望以此為契機,使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得到進一步發展。夏爾馬表示,正處於快速增長期的印度期待日本企業的進駐。

  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去年日印雙邊貿易額為1.2884萬億日元(約合155億美元),日方貿易順差約為2950億日元(約合35.5億美元)。根據協定,今後10年內,日本對印出口的汽車零部件、鋼鐵製品和機械等有望實現零關稅。不過,根據日方意見,大米、小麥、牛肉和豬肉等部分農畜産品不在撤銷關稅範圍內。

  有分析指出,這項協議的簽訂,使諸如東芝、日立等日本電器廠商更易進入印度這個快速發展的新興市場,並達到日本力求保持與中國在地區競爭中增長勢頭水準的目標。

  與自由貿易協定(FT A )相比,經濟合作協定的互惠程度更大,除削減貨物關稅和服務領域貿易壁壘外,還涉及智慧財産權和人員交流等領域的互惠措施。日本目前正與澳大利亞談判經濟合作協定事項;就是否參加環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 PP)正在積極磋商,並將於今年6月底前得出結論;準備就與歐盟之間的經濟合作協定(EPA )展開交涉。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新加義貴説:“該協議的簽訂從進口和出口兩方面有利於日本的可持續發展。近來日本在拓展自由貿易區方面比較落後,主要源於國內企業對政府制定相關措施的壓力,但我們現在已經能協調加大貿易開放與國內廠商利益之間的矛盾了。”

  日本首相菅直人此前在公開演説中表示,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經濟的停滯使國民的心情趨於內向。為了打開這一精神層面和經濟層面的閉塞感,“開國”是十分必要的。菅直人稱繼明治維新和二戰後的“第三次開國”的具體實施措施是推進經濟合作。

  促使日本加緊經濟“開國”步伐的一大壓力來自亞洲周邊國家。韓國、印度、中國等國積極的與全球各地締結自由貿易協定,在全球經貿合作的競爭中搶佔優勢地位。

  日本《朝日新聞》日前援引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 T R O )亞洲經濟研究所研究主任奧田聰觀點,韓國正在積極推動與美國、中國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在這些自貿協定生效後的第一年,日本對這些國家的出口額將會降低112億美元。據預測,如果韓國還將與日本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韓國對美中歐地區的出口規模第一年就將上升412億美元,其中對中國的出口規模將上升278億美元。中國的借助自貿區發展勢頭強勁也給日本帶來直接影響。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一週年之際,東盟已替換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最新公佈的日本國內生産總值(G D P)折合美元為5.4742萬億美元,被中國超過。

  印度的拓展自貿範圍的行動也沒停息,歐盟與印度同意2011年春季結束有關歐印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並將於今年舉行的第十二次印歐峰會上簽署該協定。歐洲理事會常設主席范龍佩説:“在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各國紛紛採取財政緊縮政策的背景下,自貿協定是促進歐印兩大經濟體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強勁引擎”。

  據估計,歐印自貿協定的簽署將形成一個15億人的大市場,使雙邊貿易額超過1000億歐元。同時印度作為最早提出“亞洲經濟共同體”設想的國家,其與東盟自貿談判取得重大進展,貨物自貿協定已于2010年1月1日生效,服務與投資自貿談判則在積極進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