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為抵禦危機的衝擊,不僅紛紛推出了降息和注資等貨幣政策,還紛紛出臺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各種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但由於種種原因,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救市目的、救市手段、救市力度和救市效果都不盡相同。另外,這是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所以各方也認識到,全球性的協調救援、退出等行動至關重要。
美國:用非常規措施為經濟“止血”
自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採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無論是從力度還是廣度來説,都堪稱上世紀經濟“大蕭條”時期以來最大規模的政府救市行動。總體而言,這些措施的內容和形式都不拘一格。
在這場金融危機中,美國最顯著的特點是大銀行、大投資機構等紛紛虧損破産倒閉。
為更好地促進市場流動性,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先是創立了短期貸款拍賣機制,使商業銀行獲得了一個從中央銀行獲得短期貸款的新途徑;不久又創立國債招標拍賣機制,使投資公司可以從美聯儲獲得以往只有商業銀行才能獲得的緊急融資;後來還設立新機制,從貨幣市場共同基金購買商業票據,以改善短期債券市場流動性狀況。據悉,美聯儲通過非常規渠道向金融市場注資1.75萬億美元。
美聯儲去年還動用其在1929年股市大崩盤之後獲得的特別授權,提供850億美元貸款,幫助美國國際集團擺脫倒閉厄運。作為交換,政府獲得了美國國際集團79.9%的股權。美國部分機構國有化也動搖了多年來被美國奉為圭臬的自由市場理念。
今年2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總額為7870億美元的所有經濟刺激計劃。根據該計劃,資金總額中約35%將用於減稅,約65%用於投資。但該計劃最大的敗筆也許是夾雜了帶有強烈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購買美國貨”條款。
正是在美國政府和美聯儲採取的一系列非常救市舉措的作用下,美國經濟開始擺脫“自由落體式”下滑,逐步得到改善。美國商務部10月29日公佈的初步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産總值按年率計算增長了3.5%,為連續4個季度下滑後的首次增長。分析人士指出,這一“久違的”增長預示著美國經濟可能已告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開始步入復蘇階段。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裏斯蒂娜 羅默認為,在第三季度經濟增長中,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居功至偉,它給當季美國經濟增幅貢獻了3至4個百分點。
歐盟:提供擔保搭救“落水”企業
隨著金融危機從美國蔓延到歐洲,歐洲各國紛紛忙於救市,但其各自為戰的做法收效不大。為加強歐洲國家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的協調,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于2008年10月12日主持召開了歐元區歷史上的首次峰會,經磋商通過了一份行動計劃。這項計劃的核心措施有兩項,首先,歐元區國家政府將在2009年年底前為銀行新發行的中期債務提供擔保,其次,歐元區國家政府將以購買優先股的方式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直接注資。
幾天之後召開的歐盟峰會發表聲明稱,歐盟27國原則上採納了歐元區的行動計劃,從而將統一戰線從歐元區擴大至整個歐盟。
眾多歐洲國家根據這份行動計劃紛紛出臺了大規模救助方案並獲歐盟委員會的批准。歐盟委員會2008年10月14日發表聲明宣佈,已批准英國政府提出的總額高達5000億英鎊的大規模救助方案。其中,2500億英鎊用於為銀行間貸款活動提供擔保,500億英鎊用於購買主要金融機構的優先股。此外,英國政府還計劃為銀行機構提供2000億英鎊的短期貸款。
不久歐盟委員會又批准了德國政府5000億歐元的金融救助計劃。根據該計劃,德國政府將為德國銀行間貸款提供總額為4000億歐元的擔保。此外,法國政府宣佈成立一家由政府擔保的融資公司,通過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用於向陷入信貸緊縮困境的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政府擔保總額約為2650億歐元。荷蘭政府為金融機構發售融資債券提供總額達2000億歐元的擔保。義大利政府宣佈為銀行發債融資提供擔保,並且沒有設定上限。芬蘭政府宣佈為銀行發債融資提供總額達500億歐元的擔保。
歐盟展開的一系列金融救助和經濟刺激行動有力地阻止了經濟陷入長期大衰退,歐元區及歐盟經濟形勢有所好轉。歐盟委員會10月29日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反映經濟信心的歐元區經濟敏感指數10月份有所回升,這是該指數連續第七個月回升,從而顯示歐元區經濟繼續好轉。據有關預計,歐元區及歐盟經濟今年第三季度將環比出現正增長。
但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個人消費仍然低迷、工業生産不振、失業率居高不下,歐洲經濟仍處於不穩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