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盟系列峰會落下帷幕,根據所簽署的備忘錄,中國與東盟各國計劃于2010年1月1日啟動自由貿易區域,WTO(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統計師Hubert Escaith昨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談後金融危機的貿易變化時指出,種種南南區域國家合作將會興起,這是一種貿易創造,今年如果中國取代德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是好事。
全球貿易耶誕節前後強勁反彈
Hubert Escaith在訪談中稱,在過去的20年中,跨國公司成功在全球找到勞動力、資源成本低下的産地進行生産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但是這個進程——全球化供應鏈,在2007年9月份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受到了重創。
Hubert Escaith稱,危機以來,世界貿易額的下降有部分原因是金融危機造成的供應鏈受創,但原則上講,是庫存的效應。“庫存效應”意思是當終端消費下降時,供應鏈的每一個部分由於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而不再進貨,直至用完了它的庫存。因此供應鏈的末端會面臨一個突然的停滯。但是當消費情況回到正常時,全球供應鏈還能恢復到它以往的狀況。
Hubert Escaith還稱,因為庫存效應,正在進入經濟復蘇第一階段的全球貿易會有一個強勁的反彈(因為大家的庫存都已消耗殆盡),尤其是今年耶誕節前後。但是到了2010年,一切都要看消費者需求和企業的投資。
貿易保護只會加劇金融危機
Hubert Escaith對本報記者表示,WTO從去年開始已經多次批評保護主義,因為這會加劇金融危機。WTO很歡迎中國及巴西、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南非降低其貿易保護,這種貿易壁壘的降低也直接刺激了這些國家的出口比西方發達國家更快增長。“哪怕貿易保護主義能成功,它的運作也會很困難,其實至今為止,沒有一個例子證明保護主義對一國經濟來説是成功的,尤其是那些沒有國內市場的小國。而全球貿易的管理機制正在發揮著作用,它們保護著弱小的參加者。”Hubert説。
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抨擊中國順差擴大不同,Hubert Escaith認為任何形式的出口都是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