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富不過三代”,改革開放30多年,民營企業家在給自身和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也迎來選接班人的矛盾——未來5-10年,我國300萬企業將進入接班換代。但“90%的家族創始人希望子女接班,95%的子女卻不願意接班”。上週六,由揚子晚報、南大商學院、省青聯、省MBA聯合會等聯辦的第三屆江蘇省MBA發展論壇上,“富二代”接班及“十二五規劃”下民企如何創新成熱點話題。
富二代接班的“雙九困境”
90%的爹想選兒接班,95%的兒不願意
南京大學商學院院長趙曙明介紹,中國民企平均壽命非常短,只有3.5歲左右。而跨國公司平均壽命大概40-50歲。阻礙民企成為“百年老店”的難題之一是企業傳承。而隨著民企在經濟中發揮作用越來越大,“民企接班人”的問題,已不僅是一個企業的問題,也是社會需要思考的問題。
遠東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徐浩然的發言,則更顯緊迫性:預計未來5-10年,將有300萬民企迎來接班換代高峰,預計交接順利的僅30%,其餘70%中會有各種問題,嚴重者或面臨生死存亡。
傳統觀點上,總認為家族企業未來最好的掌門人是兒子。但實際情況卻是“兩個9的矛盾”——“中國90%的家族創始人希望子女接班,但95%的子女卻不願意接班。”原江蘇省副省長吳瑞林説。
這一説法也得到民營企業、均瑤集團總裁王均豪的肯定。“我認識一些‘富二代’,非常熱愛藝術,卻被父親逼著去接班。”他認為,這對父子兩代和整個企業都不利。“最典型的就是江蘇富二代不願意接班自砍手指的案例。”
富二代接班的“三種方案”
“生育能力最重要,選婿接班最理想”
“我認為,民營企業家最大的競爭力是生育能力。”南京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茅寧此話一齣,令在場嘉賓和聽眾大驚失色,繼而,笑成一片。
“而且要同父同母的生育能力,最好2兒1女。”茅寧解釋説,這其實是接班的“三種模式”。對西方家族企業“富一代”的研究顯示,孩子一生下來,家長就已考慮這個問題。具體分配是:“一個兒子,從小在國內參加董事會,打小培養;二兒子送到國外去學習發展;一個女兒,用開放式引進人才(女婿)。”親子、女婿、職業經理人,三種類型利弊何在?論壇嘉賓提供的案例見仁見智。
A.親子接班型
典型代表:香港李錦記
與會嘉賓介紹,儘管有“富不過三代”的老話,但在國外及我國香港,選擇親子接班並基業長青的家族企業並不鮮見。“最長的已傳了1000年,都快成‘妖精’了。一開會家族成員會來2000多個。”王均豪介紹。這種傳承之下,一個核心的“家族文化建設”非常關鍵。
南京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系副主任彭紀生,則介紹了香港“李錦記”的家庭價值觀念。“有一整套關於傳承的‘家法’。”他介紹,李錦記目前已傳到第4代,並對第五代接班做出硬性規定:第一,不準晚婚;第二,不準離婚;第三,不準有婚外情。同時,必須經過大學教育,並在其他企業幹滿3年。進入家族企業也要通過考核,從基層做起。
B.選婿接班型
典型代表:日本三井集團
趙曙明介紹,在日本,三井集團創始人三井高俊有一句名言,“寧可要女兒也不要兒子,因為有了女兒我可以挑選兒子”。親子儘管可靠,但可能沒能力,而有了女兒,可選擇女婿。三井由此改革了日本家族企業的傳承方式,使兒子並不一定成為接班人。
“如果他選中的不是親生兒子,就讓女兒先嫁給被選中的年輕人,等女兒結婚一年後,再舉行儀式,把女婿改姓三井,並由女婿宣誓作為三井家的養子,他會為了三井家族的利益而做出最大的努力。之後,家族公司就由‘女婿養子’掌門。”
這種方式聽起來很有犧牲愛情成就家族的意味。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三種模式中居然是最利於企業業績的一種——加拿大阿拉伯塔大學的Randall Morck教授曾研究日本公司業績發現:“女婿養子”管理的公司業績最好,其次是職業經理人管理的公司,最不好的是親子管理的公司。
C.職業經理人型
“引進職業經理人制,避免任人唯親,而是任人唯能,這是大勢所趨。”論壇上,這一觀點得到了大多數嘉賓的認可。五星控股集團董事長汪建國介紹,把企業傳給下一代,主觀上都是這個願望,但如果有更好的人選豈不更妙?王均豪也認為,對那些鍾情于藝術的二代來説,引進職業經理人給企業提供具體解決方案,然後掌門人只負責最後決策“yes”或“no”,是最好方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職業經理人的價值觀,必須與企業高度一致。不僅要“有能力管好比自己強的人”,更要高度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