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國慶長假前滬指漲跌各半 最大跌幅2.33%

2010-09-27 15:22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程軼文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隨著中秋和國慶長假的臨近,市場對于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的爭論再起。而通過對比A股近十年來國慶長假期間的漲跌統計可以發現,長假前期調整概率偏大,而長假後首日表現將預示著整個10月份的趨勢。

  長假前跌幅最大2.33%

  受市場對于調控憂慮升溫影響,上周A股連續第四日收低,上證指數創近五周以來的收市新低。9月份累計跌幅已達1.9%,而由于恰逢中秋假期,周一距離國慶長假僅有4個交易日。

  通過統計A股歷史上國慶節前後的市場表現發現,近10年國慶前一周上證指數漲跌的概率各半,其中5次上漲、5次下跌,其中2001年的跌幅最大,達到2.33%,而2008年則成為漲幅最大的一年,達到10.54%。

  “受長假因素及多重風險因素疊加影響,市場振蕩調整在所難免,而且過去十年經驗也顯示市場在9月下旬調整概率最大。”東海證券研究所策略小組的研究指出,考慮到銀行等低估值權重板塊的支撐,指數下行空間有限,箱型格局仍有望延續。

  節後首日走勢關鍵

  根據東海證券統計,過去十年,9月下旬市場總體呈現出振蕩調整,其中6次下跌,4次上漲,而且這4年上漲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即少數交易日出現較大幅度上漲,而大多數交易日市場波動卻較大,振蕩調整特徵明顯。

  不過,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于,盡管節前一周市場表現未能形成一致,但節後首日上證綜指的表現與國慶後首周、首月的表現相關度很高,A股10月份的表現基本延續了節後首日漲跌的趨勢。而按照安排,節後首個交易日為10月8日,隨後再度休市兩個交易日。

  機構做空但未看空

  機構投資者的連續減倉,無疑是市場調整的主要因素。據渤海證券的倉位監測數據顯示,319只偏股型開放式基金上周大幅減倉5.88個百分點,為連續第三周減倉。其中,資產規模排名前五位的基金公司均出現減倉,且幅度多在4個百分點左右,凸顯出市場憂慮情緒。

  匯豐晉信基金認為,農行破發意味著大盤短線面臨較大壓力,做多氛圍較難聚攏。而且,市場對進一步調控政策一直都有新的預期,比如說關于貨幣政策松動趨勢或將改變,這些信息均較大程度上影響著大盤的短線做多激情。

  由于市場進入長假休市,外圍股市走勢以及長假期間政策動向將成為左右A股節後走勢的重要因素,華融證券指出,經過連續回調,市場對短期利空因素已有部分消化。從技術看,市場在2600點附近獲得支撐,且量能明顯萎縮,市場短期下跌空間比較有限,假日後市場重拾振蕩回升也將是大概率事件。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