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股票交易額將超過20萬億美元
交易員在德意志證券交易所內工作
如同計劃好的一樣,交易所行業兩宗重量級並購案在同一天對外公佈。
2月9日,就在倫敦證券交易所與加拿大多倫多證交所宣佈合併交易數小時後,紐約證券交易所母公司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集團與德意志證券交易所發表聯合聲明稱,雙方正在就並購交易進行高級談判,有可能合併成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運營商。
這儼然是2006-2007年交易所並購熱潮的重演。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成本和市場份額流失等壓力驅使下,交易所正尋求向具有更高利潤的領域擴張,同時希望借助聯動優勢提升競爭力,特別是金融危機過後,交易所對大型並購的信心更足,預計本輪並購熱潮仍將持續。
創造協同效應
根據湯森路透數據,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是目前以收入計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運營商,德意志交易所位居第三;若以市值規模計算,德意志交易所位居全球第三,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位居全球第五。
此次強強聯手後,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平臺將呼之欲出——不但囊括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旗下的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四家歐洲證券交易所,還將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納入麾下。據估算,新機構年股票交易額將超過20萬億美元。
不僅如此,新機構還將超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成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期貨交易所。此外,新機構期權交易量也將成為美國各交易所之最。今年1月,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旗下兩大期權交易平臺與德意志交易所旗下國際證券交易所的市場份額相加起來約相當於美國期權市場交易量的40.5%。
這意味著,兩家交易所合併後將打造出一個跨越美國和歐洲的全球最大證券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平臺。據兩家交易所的聯合聲明,雙方合併將帶來每年4億美元的成本節約,約佔成本基數的10%,公司有可能從結算業務和交叉銷售産品方面獲得收入增長。
事實上,這並非紐德兩家交易所的首次謀求“聯姻”。此前在2008年和2009年,德交所曾兩次嘗試與紐交所合併,但均以失敗告終,部分原因在於德交所管理層存在內部分歧。而在2006年,紐交所在針對泛歐交易所的收購大戰中成功擊敗德交所,以100億美元出價將泛歐交易所收入囊中。
行業並購大幕重啟
同一天內兩宗行業重量級並購案的公佈,讓市場嗅到了類似于五年前交易所行業並購大戰的氣息。事實上,在去年10月新加坡交易所宣佈出價83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時,就已經宣佈了本輪交易所行業並購大幕的重啟。
分析人士認為,新興的電子交易平臺和其他替代性交易平臺的崛起損害了交易所的利潤率,迫使交易所尋求向具有更高利潤的領域進行擴張。在巨大的運營成本和市場份額競爭壓力下,各主要交易所也希望通過聯合優勢資源提升競爭力。此外,隨著金融危機逐漸過去,各交易所也有了重新考慮大規模並購的信心和能力。
“我們還沒有看到並購潮的尾聲。”華盛頓喬治城大學教授詹姆斯 安吉爾表示,由於行業競爭加劇,股票交易的盈利空間正受到擠壓。通常來講,股票可以跨平臺交易,但期貨只能在交易所的清算公司進行清算。這意味著一旦交易所登記某個期貨合約,就成為唯一一個提供該合約的交易商,這也是交易所運營商希望將業務範圍向期貨交易等方面擴展的重要原因。
除期貨交易外,交易所的利潤增長也正日益受到衍生品交易的推動。數據顯示,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股票交易銷售在2010年下降10%,而期貨和期權交易部門的銷售則增長14%。納斯達克OMX集團衍生品收入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長30%,好于其他所有業務部門。
行業並購大幕再度拉開,讓市場對更多並購案的發生産生期待。研究顧問公司泰博集團的創始人泰博就認為,納斯達克OMX集團很可能等待時機收購倫敦-多倫多證交所或者Bats Europe等交易平臺。
全球市值最大的交易所運營商香港證券交易所10日發表聲明稱,將考慮尋求結成聯盟和夥伴的國際機會,以及“其他與其專注于中國市場相一致的具有戰略性顯著利益的關係”,但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合作機會。由於投資者擔心新一輪並購潮會讓港交所競爭壓力陡增,港交所股價10日創3個月來最大跌幅。
東京證券交易所總裁齊藤敦也在10日表示,該交易所並未與其他交易所進行有關合併的談判。不過日本共同社援引齊藤敦的話稱,東京證交所未來與大阪證交所的合併在“理論上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