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也許自己都不知道哪天莫名成了小清新們的朝聖地,在疲憊不堪的工作後,正是這個名號指引著我去享受了兩天清新的小日子。島嶼,是一種生活想象,想象中的生活就應該是不用思考正經事兒,每天有大太陽曬、冰啤酒喝、海浪聽、環島路騎……
廈門美不勝收的環島路

廈門環島路 旅行健身的好去處 圖片來源:天路(搜狐博客)
環島路是所有海濱城市帶不走的特產,環島路不僅要修,還要修得好。廈門的環島路能走、能跑、能騎車、能坐車,一不小心又被冠以了世界最美的馬拉松賽道名號——“某某之最”對于這個城市已經太過熟悉,密度之大不知道會不會很有壓力。既然如此,我就借個光,安營扎寨在了環島路附近。
安頓好行李後,坐了兩站小巴,看到那棵招牌的大榕樹,就知道曾厝垵到了。旱鴨子的我不急于奔向海邊,倒想捕風捉影地品味一下這里的生活。曾厝垵在歷史上是一個信仰多元的村落,不僅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四種宗教齊全,更有廈門獨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間聖媽崇拜,實在可以算得上是極具代表性的閩南原生態自然村。
現在的曾厝垵,大排擋、籃球場、水果店、藥店、小賣部、幼兒園一應俱全。鬼佬、畫家、攝影師、廣告公司、自由職業者、家庭旅店、特色酒吧在這里臥虎藏龍。
但我去的時候,卻只看到空蕩的長了綠毛的臺球桌、吱呦呦轉的水表、牆上的出招租房屋廣告,和偶爾幾個互相追逐的小朋友。沒遇到奇裝異服的藝術家,也沒遇到身材火辣的小麥色男女,可能真正的悠閒正是閒里偷閒、慵里偷懶,更何況海就在腳邊,且天天天藍,這點比明著忙、里偷閒的夏威夷“東方”了許多。
隔了一條馬路的海邊沒什麼人遊泳或日光浴,只有遠處的海鷗點點和幾艘帆船在海面上搖來搖去,再向遠處眺望就是曾經炮火橫飛的金門島,很難把歷史上的戰爭和這片寧靜的海聯係在一起。海灘上除了我,只剩下紅色的船槳雕塑,岸邊的戲臺空無一人,下面的石凳上曬著各種演出戲裝,跟著帆船一起動的就只有我踏浪而來踏浪而去。
下一頁:廈門大學 更像是一個名勝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