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申遺成功 遊真實少林

時間:2010-08-03 11:14   來源:騰訊旅遊

嵩山少林寺

  近幾年嵩山少林寺的新聞著實很多,被老美譽為少林寺CEO的釋永信,年少去嵩山少林寺學藝一炮而紅的草根明星王寶強,還有扯不斷、理還亂的諸多和嵩山少林有關的人和事。原本安靜的默默在深山之中的禪宗清修之地,有著那麼多的話題。

  嵩山少林寺申遺成功

  如今,又有件大事,讓嵩山少林寺、讓登封,在短期內成為焦點。北京時間2010年8月1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4屆大會上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9處世界遺產。

  鄭州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包括周公測景臺和登封觀星臺、嵩岳寺塔、太室闕和中岳廟、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築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處11項優秀歷史建築,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綿延不絕,構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形象直觀的建築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之一,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現。

當年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紅極一時

  嵩山少林寺

  很多和我一樣的同齡人對嵩山少林寺的第一印象來自于一部N久前的電影《少林寺》,那時候我很小很小,電影情節已經不記得,只記得有首很好聽的電影插曲《牧羊曲》,還有一個叫李連傑的武打明星。正是這部片子,讓很多想學武的人都上了少林,也使得嵩山少林享譽海內外。長大後,記憶之中的嵩山少林是武俠小說的世界,高深的佛法和出神入化的功夫讓人浮想聯翩。什麼才是真正的嵩山少林寺,就讓小編帶你去河南登封走一遭吧!

  嵩山少林寺,位于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禪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時期,享有盛名,以禪宗和武術並稱于世。民國時期被軍閥石友三幾乎焚毀殆盡。

嵩山少林

  常住院

  少林寺主體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為七進建築。 中軸線建築共7進,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

  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築,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殿和天王殿一樣在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燒毀。1985年重建。大雄寶殿前兩側的建築為鐘、鼓二樓,東南為鐘樓,西南為鼓樓,原建築毀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進行了重修,它們是寺院的固定建築。“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

  藏經閣,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毀于1928年,1994年重建,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內供少林寺的一位緬甸國弟子于1996年揖贈的漢白玉臥佛像一尊。在藏經閣月臺下有一口大鐵鍋,明代萬歷年鑄造,是當時少林寺和尚用來炒菜用的小鍋,少林寺當時的昌盛與繁榮可見一斑。藏經閣東西兩廂分別是東禪堂、西客堂,東禪堂是供僧人坐禪的地方,西客堂現為接待賓客及佛教徒皈依的場所。

  達摩亭,又稱立雪亭。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銅質達摩坐像,兩側分別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內懸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禦題。

  千佛殿,千佛殿是明朝建築是少林寺院的最後一座大殿,又名毗盧閣,殿高20余米,面積300余平方米,是寺內的最大佛殿,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毗盧佛(即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龕上懸挂的“法印高提”匾額是清乾隆皇帝禦書,殿內東、西北、三面牆壁上是明代繪制的500羅漢朝毗盧大型彩畫,出自明代無名畫家之手畫意精美,設計大膽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殿內磚鋪底面上有4排48個站樁坑,是歷年少林寺僧練拳習武的腳坑遺址,可見少林功夫非同一般。

嵩山少林寺塔林

  塔林

  塔林佔地面積近兩萬平方米,位于少林寺常住院西南280余米的山坡上,座座古塔昂然聳立,千姿百態,形象各異,形似參天巨木,勢如茂密森林,故有“塔林”之稱。少林寺塔林現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古塔228座,現代塔兩座。加上常住院中的兩座宋塔,二祖庵附近三座唐、元、明磚塔,三祖庵一座金代磚塔以及塔林周圍十座磚石塔,共計246座墓塔或佛塔,構成了蔚為壯觀的少林寺磚石塔建築群。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