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興安嶺不但“天有珍禽,山有奇獸,水有錦鱗,地有黃金”,更有遠古的人類歷史,厚重的歷史文化。大森林下面掩藏著多彩的文化,掩藏著驚心動魄的故事……

美麗、富饒、古樸、自然,無任何污染的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區,位于祖國的最北邊陲,她東連綿延千里的小興安嶺,西依呼倫貝爾大草原,南達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與俄羅斯聯邦隔江相望,境內山巒疊嶂,林莽蒼蒼,雄渾八萬里的疆域,一片粗獷。大興安嶺不但“天有珍禽,山有奇獸,水有錦鱗,地有黃金”,更有遠古的人類歷史,厚重的歷史文化。大森林下面掩藏著多彩的文化,掩藏著驚心動魄的故事。大興安嶺的歷史不是空白的,文化不是荒蕪的,空白的只是史書,荒蕪的只是文字。那歷史、那文化需要我們從眾多的古代書籍中去提煉、去追尋,需要我們從一處處歷史遺存中去挖掘、去想象。
北極村
“金雞冠上的綠寶石”漠河是中國邊境線上最北端的城鎮,由于偏遠和嚴寒,素有"中國北極城"之稱。東臨黑龍江,西倚大興安嶺,群山蜿蜒于西南,河川交錯于山下,形成了"山環水抱漠河城"的勝景。漠河位于北緯五十三度半的高緯度地帶,因而有“白夜”和“北極光”兩大天然奇景。在漠河上空的北面,經常出現絢麗多彩的北極光奇景。北極光在北面天空開始出現時,是一個由小至大、顏色變幻不定的光環,色彩臻至最燦爛妍麗時,光環慢慢移向東邊,由大變小,逐漸消失。是難得一見的奇景。
洛古河
洛古河一個很小的邊境村落,源于蒙古肯特山的石勒喀河和源于中國大興安嶺西坡的額爾古納河在洛古河村匯流,形成黑龍江的源頭。洛古河村的西面是內蒙古,北面跨過黑龍江就是俄羅斯。河上沒有橋到了每年冬季,河面結冰後,對岸的俄羅斯的木頭就通過冰面運過來。 這幾年來洛古河村的人越來越多,但大多是在夏至這一兩天,人們都是在去北極村的時候,順便從金溝岔道走40多公里,來到這個小村看一看的。龍的傳人不到黑龍江的源頭看一看總覺得是一種缺憾。洛古河村可看的除了40戶人家以外,還有一個水文站和一個邊防哨所。
呼瑪
黑龍江呼瑪江段峰奇灘險、 風景秀麗,人稱“黑龍江上小三峽”。來到呼瑪,你可以沿界江觀賞異國情調,飽覽北國風光,領略鄂倫春民族的生活情趣。呼碼縣白銀納民族鄉是鄂倫春民族聚居的地方,凡逢年過節,定居慶典,喬遷新居等,鄂倫春男女老幼便歡聚一堂,舉辦簧火晚會,分享獵獲來的野昧,對酒當歌跳起別具特色的民族歌舞,通宵達旦。遊客們還可以在抗聯紀念碑下憑吊白山黑水之間英勇戰鬥的東北抗日聯軍。
黑龍江上第一險關——迎門砬子景區
人們都說迎門砬子是黑龍江上最險的一段航道,正所謂“迎門砬子鬼門關,十艘穿過呼瑪風光九艘翻”這話雖然有些言過其實、過于危言聳聽,但洶涌的激流和重重的漩渦確實讓人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境界才叫心驚肉跳,什麼時候才會高聲尖叫。在這里,只見迎門砬子以整座山峰之軀而迎面矗立于江水之中,自上遊而來的滔滔江水,洶涌地憤怒地直面衝向山體,然而迎門砬子堅如磐石,巋然不動,受阻後的江水只得委屈地急轉直下而從迎門砬子的身側流過,這時江水變得更加湍急,從而形成了重重的旋渦,令人望而生畏。自上遊而來的大小江船,沿著航道順著水流都會直奔迎門砬子快速撞去,這時候就需在距迎門砬子幾十米處急速轉向,才能繞過迎門砬子安全通過。這樣的險境,這樣的險情,全憑駕駛者冷靜的頭腦、嫻熟的技藝、豐富的經驗和果敢的判斷來化險為夷、渡過險關。

北極第一漂——呼瑪河口景區
百年老城呼瑪鎮另外一處重要旅遊景區,就是位于縣城南端的呼瑪河口景區,它距離呼瑪鎮縣城有 9 公里。從呼瑪鎮往南,有一條筆直的白色公路,繁花似錦的江畔公園它穿越兩側綠油油的肥沃農田,與風景如畫的呼瑪河口相連。這條公路就是 209 國道,是黑河至漠河縣的唯一一條公路,而呼瑪河口就是這條公路上必經的一個天塹。美麗的呼瑪河口景區就位于呼瑪河大橋南岸。呼瑪河以盛產珍稀的令水魚而著稱,如珍稀瀕危的哲羅魚、大馬哈魚、細鱗魚等。其中哲羅魚被日本人讚譽為“夢幻中的神魚”,深受日本人的喜愛,日本人每年都有吃哲羅魚的習慣,並把它看做吉祥的象徵。近年來,一些日本釣魚愛好者,更是不遠千里,專程到我國北方來釣哲羅魚,他們把能釣到一條哲羅魚胭脂溝風光視為一生中最大的喜事。呼瑪河兩岸樹木成林,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蒙古柞、水曲柳、白樺、黑樺等珍貴樹種。飛禽異獸棲息林間。可以說,呼瑪河是大興安嶺群山一條不可缺少的血脈。正是呼瑪河及大大小小分布于大興安嶺群山峻嶺中的河流,才使大興安嶺這幅美麗的圖畫變得更加生動,充滿勃勃生機。
大白山
大白山位于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北溫帶最大的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之一,境內有大興安嶺北段的最高峰。
大白山山勢南陡北緩,峰頂海拔為1528.7米。它具有典型的森林植被垂直帶景觀特色,5、6月份的時候往往可以見到山巔白雪皚皚,山下萬木蔥綠的景色。大白山山腰有山泉,山頂多石海,石頭上多生有石耳。山坡下部平坦的地方則形成了石堆、石海、石河。90年代後期開始,這里就成了一些旅遊網站和登山愛好者、驢友的重點旅遊目的地之一。
金山屯大豐河漂流
位于大興安嶺的老白山大豐河是湯旺河的一條支流。發源于白山林場163林班,流經白山、豐嶺、豐溝、豐源于白山林場經營所,區址南側1.5公里處注入湯旺河,全長80余公里。兩岸沿途大自然風光秀麗,有原始森林、養鹿場、天龍寺等自然、人文景觀。
金山屯大豐河漂流的起點位于金山屯區東南部的豐茂林場水泥橋頭。漂流河段長1.68萬米,水面最大寬度45米,最小寬度l5米;平均寬度為30米,河深1至1.5米,平均流速1米/秒,平均流量3立方米/秒。途中有險灘3處。河床是由細砂和鵝卵石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