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著大雪的哈爾濱,躲進一個百年的咖啡館,喝著咖啡,吃上幾片“列巴”,就這樣度過一下午,是件多麼愜意的事情。有空兒,還可以去白樺林的深處,尋找那段銘刻在心中的白樺林之愛……

哈爾濱的詩意
下了飛機,我們直奔中央大街,這條步行街濃縮了這個傳奇城市的過往和當下。中央大街有我們對哈爾濱的所有期待——異國情調的建築、有故事的百年老店、傳統美食和各種俄羅斯制造的紀念品。
這些年當地政府在改善城市面貌上沒少下功夫,但哈爾濱的工業污染仍然讓人憂心。冬日的積雪使塵土液化,到處流淌著石油般的黑水,只有“夜幕下的哈爾濱”,因為“城市亮化工程”做得好,污濁暫時遁形,老建築的精美輪廓才得以重新找回尊嚴。
咖啡館 漫舞時光
我們一口氣在中央大街泡了三家咖啡館——“露西亞”、“塔道士”和“馬迭爾”冷飲店。
“露西亞”已在街角存在了一個多世紀,它有文藝書里經常會寫到的那種浪漫——一個旁觀人間風雨的靜謐窗口,不大的空間里陳列著許多老照片,反映了這個城市最早的開拓者“老毛子”的生活,他們衣著華麗,神情倨傲,或正襟危坐,或翩翩起舞。相片上的人早已作古,百年後的春日下午,兩個陌生人點了“調和咖啡”(一種俄式混合型咖啡)和幾片“列巴”(俄式面包),悄悄加入了他們的“舞會”。
“塔道士”曾是一位成功的俄羅斯葡萄酒商的地下酒窖,與“露西亞”的淡雅相比,這里簡直稱得上豪華,但在淡季同樣客流稀少。鑒于該店輝煌而悠遠的歷史,我們慷慨地稱它為“哈爾濱的地下室”。
“馬迭爾”曾是遠東最著名的酒店之一,接待過無數名流顯貴。酒店如今風光不再,唯有底層以做冰糕出名的冷飲店依然人流如織,招牌產品是紅豆冰淇淋。外賣的冰棍放在門口一只打開的紙箱里,不需要冰箱,冬季的哈爾濱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