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旅遊委主任魯勇
作為世界第一大產業,越來越引起各方人士的關注。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和第四大出境旅遊客源國。目前北京市旅遊產業的現狀如何?今後五年北京旅遊產業有何規劃?為此,本報專訪了北京市旅遊委主任魯勇。魯勇表示,北京旅遊業將繼續加大國際合作力度,熱誠歡迎國際旅遊業巨頭來京設點經營。
旅遊產業居全國領先水平
問:你對北京旅遊發展現狀如何評價?
魯勇:北京旅遊產業在全國率先起步,經過長期發展,已經成為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無論是產業規模和旅遊收入都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十一五”期間全市接待入境旅遊者人次、國內旅遊者人次均為“十五”時期的1.4倍,累計實現國內外旅遊收入是“十五”期間的1.8倍。2009年,北京市旅遊直接從業人員達37.66萬人,加上旅遊間接從業人員,總計約佔全市就業總量的18.5%。
北京大力推進旅遊業態的發展創新,加大旅遊大項目投資建設力度,推進了旅遊休閒聚集區、汽車露營地等一批新的旅遊業態項目建設。比如,通過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制定了北京鄉村旅遊新業態標準,在全國首次推出了鄉村酒店、國際驛站等八種全新鄉村旅遊業態;堅持統籌城鄉旅遊協調發展,按照“一區(縣)一色”、“一溝(村)一品”的特色發展道路,避免同質化經營,推動了鄉村旅遊產業優化升級。
目前,北京市在建旅遊產業項目192個,投資總額520億元;明確了投資主體並正在辦理相關手續的項目89個,總投資超過千億元。今年,市旅遊委希望在以往的基礎上,進一步吸引跨國旅遊公司到京設點合作,增強國際旅遊互動。
成為國際一流旅遊城市
問:今後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北京旅遊發展是如何規劃的?
魯勇:旅遊業是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低碳綠色、帶動力強的產業。目前,北京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加之首都有豐厚的旅遊和交通資源,無論作為旅遊目的地、中轉地還是客源地,都將進入一個持續提升的旅遊興盛期。
為抓住機遇,更好地發展旅遊產業,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旅遊局調整為旅遊委並從市政府直屬機構“升格”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就是為充分發揮旅遊業對經濟發展貢獻作用所作的重要制度創新。
我們將著眼于開發北京旅遊資源的生態附加值、文化附加值、科技附加值、服務附加值和教育附加值五個附加值,特別是我們要充分借鑒世界旅遊產業發展的有益經驗,構建北京與世界旅遊城市的聯盟體係,探索建立與世界主要旅遊機構國際合作機制,促進與世界旅遊城市的交流合作。
為此,我們勾畫了“一、十、百、千、億”的發展目標,也就是爭創國際一流旅遊城市,旅遊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10%以上,年入境旅遊收入超過100億美元,入境旅遊接待量超過1000萬人次,國內遊客達到2億人次。
將積極擴大境外合作
問:在擴大國際合作方面,北京下一步有哪些設想?
魯勇:目前為止,還沒有旨在推動世界旅遊城市合作的相關機構。盡管北京在加強旅遊區域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北京的旅遊產業國際化程度依然還比較低。目前,巴黎、倫敦、紐約、東京等世界城市每年接待的國際遊客均在500萬人次以上,有的已經達到1500萬人次,而北京2010年接待入境旅遊者還不到500萬人次,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積極擴大境外合作,吸引跨國旅遊企業來京設點將成為旅遊委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將進一步放寬首都旅遊產業的投資管理限制,大力鼓勵外國資本、社會資本在京建立發展旅遊企業。同時,我們正在加強與國際旅遊組織合作,搭建相關的合作載體,為他們在京發展提供合作場所,有力地推動國內旅遊業與國際旅遊業資源共享。
今後,北京旅遊產業將依托自身優勢,大力實施旅遊全球營銷戰略,全方位打造北京作為國際高端旅遊目的地的形象,努力形成覆蓋主要客源國的國際營銷網絡,立體化宣傳北京旅遊資源和產品,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遊客。跨國旅遊企業來京設點將更加有利于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同時為世界旅遊城市的發展,城市及地區之間的旅遊合作提供平臺和空間,促進城際間、區域間、國際間旅遊產業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