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前中國乒乓球名將因遭遇強迫購物氣急身亡,隨後又有香港導遊不滿購物額大罵內地遊客,現在又曝出南京遊客被珠海女導遊罵“窮光蛋、騙子”。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港澳遊的負面新聞屢屢見諸于報端,“強迫購物”真的沒治了嗎?
其實我們仔細來看看,“強迫購物”基本上都和“低價團”有關,因為旅行社收取的費用很低,甚至低于了消費者出行的成本價,因此勢必要“逼”著消費者在旅行過程中購物,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有錢賺。
“強迫購物”的根源容易找,但解決起來似乎並不容易。此前,國家旅遊局等相關部門已經多次發出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要注意低價陷阱,理性出行,但只要旅行社拋出低價“誘餌”,不少消費者還是趨之若鶩,因為追逐低價某種意義上說是人的本能。不能冀希望于從消費者的角度解決問題,我們只能從旅行社和行業主管部門身上找辦法。
行業主管部門一定要堅決行使監管職能,要嚴肅查處旅行社違規經營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罰得有“強迫經營”行為的旅行社滿地找牙。
更重要的是旅行社要懂得自律。“低價遊+強迫購物”這種伎倆從短期來看是能吸引消費者、增加競爭力;但長期來看,傷害的是自身的信譽,而信譽才是旅行社賴以生存的根本。
茂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