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用行動支持低碳!27日晚8:30—9:30,重慶大劇院、重慶科技館等地標性建築將熄燈,與北京故宮、巴黎埃菲爾鐵塔、紐約帝國大廈一起共度“地球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去年由重慶青年環境交流中心引入重慶,但僅在我市的高校中進行,今年則更貼近普通市民。在昨日的發布會上,有6個地標性建築宣布加入了此次“地球一小時—重慶行動”。
市建築節能協會秘書長曹勇介紹,27日晚間的活動時段,重慶大劇院、重慶科技館、洪崖洞、未來國際大廈、洲際酒店以及江北觀音橋商圈都將熄燈,其中,江北觀音橋商圈、未來國際大廈、洪崖洞和洲際酒店的所有裝飾燈將同時熄滅,科技館當晚有一場活動,出于安全考慮,會在觀眾入場後關燈。
而重慶大劇院將在活動期間全程關燈,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有演出的夜晚,如果所有燈飾打開,大劇院每個小時的耗電量為2000度,相當于一個普通家庭近一年的用電量,僅外牆和210平方米的LED大屏幕的電耗就有600度。
除了地標性建築外,我市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9所高校,也將第二次加入“地球一小時”活動,用熄滅選定宿舍樓或者教學樓的電燈電器響應互動。
在西南大學,活動期間,會利用宿舍樓的窗口,分別熄燈,陸續拼出10秒倒計時的數字,最後組成字母D,代表低碳。而重慶大學則有關燈表演,並在關燈期間組織了吉他協會演奏、街舞社的表演等活動。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成都、北京、上海、西安、長沙等25個城市已以政府名義宣布加入活動。屆時,中國大劇院、鳥巢、水立方、上海東方明珠塔等地標性建築都將關燈。 (記者 姜瑩)
什麼是“地球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是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出的一項倡議,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20:30-21:30熄燈一小時,來表明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2007年3月31日活動率先在澳大利亞展開。2009年,活動正式來到中國,保定、北京、上海、大連、南京、杭州、香港、澳門等城市參與其中,眾多城市地標性建築熄燈。
這樣做,就是低碳生活
所謂“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
1、電腦屏幕調暗成中等亮度。全國有3億臺電視機,這個小動作,每年可節約50億度電。
2、每年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全國每年有2500萬人做到,可節約6.25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
3、每月手洗一次衣服。全國有1.9億臺洗衣機,每年可節約26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68.4萬噸。
4、每月少開一天車。全國1947萬輛私車車主能做到,每年可節約油9億升,減排二氧化碳197萬噸。
5、煮飯提前淘米。全國1.8億戶城鎮家庭這麼做,每年可省電8億度,減排7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