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拽挪 中山艦入住新家
博物館開館日期延後,10月25日將暫時對外開放
從金口臨時碼頭登陸後,經過11天的緩慢移動,中山艦于昨日下午6時完全移入中山艦陳列室,比原計劃提前近一半的時間。至此,中山艦搬遷工程完美收官。
武漢市政府最新要求,中山艦博物館將建成達到國際先進標準的國內一流博物館。為此,中山艦博物館所有硬件配套設施建設都將全面升級。因此,中山艦博物館將無法按原計劃于今年12月底正式開館,開館日期將視工期適當延後。
今年武漢淪陷紀念日(10月25日)當天,中山艦將向市民暫時開放。
室外
不足千米,走了整整9天
昨日上午9時,在兩臺卷揚機的發力下,中山艦乘坐托架沿著氣囊緩緩移入陳列館。由于陳列館的水泥地面略高于館外的專用通道,施工人員事先專門用石子和沙袋進行了填埋,以確保氣囊可以順利通過。
從5月16日中山艦順利登陸金口臨時上岸碼頭開始,至昨日下午中山艦完全進入中山艦博物館陳列室,要先後通過200米的坡道、5米的公路和620米的專用通道。加起來不足千米,而中山艦整整卻走了9天,每天前行不足百米。
據施工人員介紹,之所以走得如此之慢,主要是因為整條路呈弧形,而並非筆直的。為確保中山艦運輸安全,在運輸過程中,必須不斷對其方位進行調整,因此耗費了大量時間。
室內
最後10米,挪了6個小時
昨日中午12點,完全駛入陳列室的中山艦船頭離地面標定的停放位置還有10米距離。而“走”完這最後的10 米距離,整整花了6個小時。
據中山艦博物館副館長劉金陽介紹,由于中山艦博物館的中山艦陳列室呈軍艦形狀,所以整個艦體必須完全和事先在地面標定的停放位置吻合。這就需要在這最後的10 米距離內,將中山艦的位置完全調整好。至昨日下午6 點,這一工作順利完成,中山艦搬遷工程完美收官。
隨著中山艦搬遷工程的結束,臨時上岸碼頭、專用通道等臨時設施的還原工作也同步開始。昨日下午,施工人員已經開始鏟除臨時通道上鋪設的石子,並用鋼筋混凝土重新修築中山艦登陸時所拆除的24 米寬江堤。
按計劃,包括臨時碼頭在內所有臨時設施都將拆除,並還原原貌。
本報記者 韓立山
◇提醒
博物館配套設施升級開館日期延後
中山艦將于10月25日暫時對外開放
據了解,武漢市委書記楊松5月21日曾前往中山艦博物館視察,並建議在今年10月25日武漢淪陷紀念日時,中山艦能夠舉辦相關活動。
昨日,中山艦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0月25日是武漢淪陷七十周年紀念日,初步計劃在10月25日當天,允許市民在整個博物館未開館前,能夠提前目睹中山艦的雄姿。
按照武漢市政府最新要求,中山艦博物館將建成達到國際先進標準的國內一流博物館。為此,包括客服中心、接待中心和景區道路在內的中山艦博物館所有硬件配套設施建設,都將全面升級。相關升級方案將盡快報武漢市政府審批。
因此,中山艦博物館將無法按原計劃于今年12月底正式開館,開館日期將視工期適當延後。
◇搬家日志
5月8日,武漢市委召開中山艦遷移工程新聞通氣會揭秘“搬家”的4大環節。
5月9日,武漢連日出現大雨天氣,原定于11日的中山艦搬家工作推遲。
5月10日,用來載700噸的中山艦從金口臨時碼頭上岸的20個氣囊就位。
5月12日,中山艦金口臨時上岸碼頭的加固工作于當日完工。
5月14日上午11點30分左右,中山艦被工人們運到了緊鄰下水江面的岸邊。
5月15日上午12點35分,在“漢港拖1004 號”拖船的牽引下,中山艦順利登上1200噸的浮船塢。
5月16日上午6點,中山艦現身金口臨時碼頭,經過氣囊的承托,到下午6點10分,中山艦完成金口登陸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