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界市市長趙小明。 圖/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張瑩)
去過張家界市的遊客,可能對常張高速公路張家界收費站印象深刻,那是一座帶著濃鬱土家族文化風格的建築。時常吸引不少遊客在收費站前合影留念。而市城區街道公交車停靠站,也注入了土家族民族特色的元素,“桿欄式吊腳樓風格”非常注目。有人評價,每一個站點都是張家界市的LOGO。
這些設計草圖,都來源于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界市市長趙小明的設想。卡通市長、上海世博會賣“張家界空氣”市長……趙小明總是能不斷出新,讓張家界的品牌不斷深入人心。
昨天下午,趙小明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要真正讓張家界的品牌馳名世界,必須注重每一個細節中的文化品味,注重文化與旅遊相融合。
去年2350萬遊客走進張家界
張家界越來越美麗了。不只是景區,也包括城區建設。
趙小明列舉了去年一年里城市基礎設施的變化,如澧水風貌帶、賀龍國際體育中心、武陵源原生態綠景園正式開工,城區10多條新建道路建成通車、20多個小街小巷改造完成……
城市的所有建設都是圍繞文化與時尚做文章。“要讓張家界具有優良的生態環境,特有的文化氣質,綠色低碳,宜居宜遊。”趙小明說。
趙小明去過許多國內外城市考察,“集中十個優秀城市的長處,再根據自身特點來為張家界設計,這樣的方案應該錯不到哪里去的。”他說。
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城市的停車位做得非常好,特意站在一車位旁打量好久。他還會走到馬路旁邊,看路基石是如何做的。
對于張家界的美,趙小明還認為另一個最大特徵是,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普遍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觀念正發生巨大變化,改革創新、開放包容的意識不斷增強,想變化、盼變化、支持變化已經成為了全市上下的主流心聲。”張家界美了,來的遊客更多了。去年張家界遊客接待規模再創新高,達到了2350萬人次。
做全省文化旅遊的主力軍和排頭兵
去年,中旅總社等10家全國百強旅行社和國際著名酒店品牌鉑爾曼相繼進駐,大成山水等高檔酒店和黃龍洞生態廣場等旅遊休閒設施投入運營,旅遊轉型升級基礎平臺逐步形成。成功協辦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節,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展示出了強勁火力。
五年來,張家界相繼打造了“國際鄉村音樂節”、“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張家界·魅力湘西”、“武陵魂·梯瑪神歌”等文化旅遊優勢品牌,獲得了“中國旅遊文化示范地”、“文化強省先進集體”等殊榮。
趙小明總結張家界五年來經濟社會最深遠的變化,其中有一條是,“積極推進國際文化交流、交往、交融,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創新營銷城市,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張家界對外的影響力、美譽度得以不斷擴大和全面提升。”
去年年底,趙小明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張家界要成為全省文化旅遊發展的主力軍和排頭兵。”
【對話趙小明】
1、請用一句話解釋張家界十二五規劃的特點?
趙小明:功能齊全、交通便捷、產業發達、經濟繁榮、人民富足、開放包容、文明和諧、具有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特有的文化氣質、綠色低碳、宜居宜遊。
2、你最關心(十二五)規劃中的哪一項目標?
趙小明:改善民本民生。
3、去年,你認為做得最讓自己滿意的一件事是什麼?
趙小明:有四件事,一是張家界成為了國務院批準的全國第四個改革開放旅遊試點城市;二是在香港張家界被評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三是張家界被國務院批準為口岸擴大開放城市;四是成功協辦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節。
4、微博興起,對你執政、個人業余行為有影響嗎?
趙小明:每一位政府官員都應該時時接受群眾監督,也無時不在群眾的監督中。
5、來北京開會,你的旅行包里裝了一些什麼?
趙小明:幾件換洗衣服。IPad。
6、兩會期間,你在看些什麼書?
趙小明:經濟書和歷史書。(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曾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