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協會網站 - 評論與研究

專家:“三通”締造兩岸共同記憶 民眾青睞“對岸的美”

2013-12-16 10:08     來源:新華網

  12月15日,海峽兩岸迎來全面、直接、雙向“通郵、通商、通航”五週年。當天在上海舉行的“2013兩岸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指出,“三通”正在締造兩岸的共同記憶,5年來兩岸民眾正進一步深入了解“對岸的美”。

  “我已經到過臺灣20多次了,最近的一次拜訪了新竹交通大學和臺灣藝術大學,臺灣的‘小而美’確實讓我們這些大陸文化人意猶未盡。”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傳媒研究專家張國良以“遊客”身份講述的“三通”體驗引發與會兩岸專家共鳴。

  臺灣大學薛承泰教授認為,兩岸的共同記憶不僅基於歷史,也基於現實。兩岸的共同點、共通點不應隨著老一輩人的逝去而逝去,年輕人之間的共同記憶正在締造之中。

  2008年的12月15日,海峽兩岸空中雙向直達航路開通儀式在上海舉行。上海飛行情報區與臺北飛行情報區完成歷史性的直接交接。5年間,兩岸直航實現了常態化,赴臺團隊遊、個人遊從無到有,人民幣和新台幣也逐步實現了“貨幣直航”。

  上海市臺灣事務辦公室的數據顯示,5年間上海赴臺投資項目超過27個,項目累計折合新台幣23億多元,2012年上海赴臺個人遊接近2.5萬人次,旅遊團隊3500多批。與此同時,上海與臺灣兩地通郵每年接近300萬件。

  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表示,“三通”所締造的兩岸共同記憶,不僅體現在通郵、通商、通航上,也體現在金融、商貿、旅遊、文化、教育、基層社區等領域的交流交往上,其影響將是極其深遠的。

  “當‘三通’成為兩岸民眾習以為常的現象時,心靈的距離也將逐步縮短,這是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密切聯繫在一起的。”章念馳説。(記者許曉青)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