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兩岸雙城記》——《老兵傳奇》
記者手記:
去年採訪黃清銀老人時,他已經85歲了,雖然年紀不小,但身體卻依然硬朗,說話也十分的流利。之所以要採訪他,是因為他不僅服役過國民黨,而後還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我很想了解他背後到底有哪些故事。
剛進老人家里時,他正在看《海峽兩岸》。老人說,雖然現在他身在大陸,但對臺灣島內情況還是很關心。看《海峽兩岸》就和吃飯一樣,好像飯不吃還可以,但《海峽兩岸》不看,就不行。
簡單的聊天之後,我們就進入了正式採訪。黃清銀說,1946年初,國民黨部隊到臺灣去接收,當時說是70軍。到處貼的廣告說是志願兵,但實際上就是騙子,誘騙。1947年2月的上海,陰冷而寂靜,大街上沒有一點過年的氣氛,黃清銀等人被重新編入國民黨12兵團10師炮營,轉到徐州打仗。幾天後,臺灣發生了“2.28事變”。當年7月,在魯西南的單縣一帶,黃清銀第一次上了戰場,盡管他所在的炮兵陣營傷亡較輕,但當時只有18歲的黃清銀,還是第一次直面槍林彈雨,體味到戰爭的殘酷無情。之後不久,黃清銀參加了淮海戰役,被收編進入解放軍二野政治教導團一團三大隊一中隊,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身份的轉變,讓他人生發生了根本轉折。由于黃清銀日語比較好,解放後,他就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委總部訓練總監部,從事日語翻譯工作。1957年,他又被調到北海艦隊。1969年復原後,他先後在山東外貿、青島土產公司、山東建設兵團五團工作,直到1970年,才轉到海員俱樂部長期工作。
黃清銀在大陸一待就是四十四年,直到1990年的春天,才回到臺灣去探親。而那時卻已物是人非。黃清銀在青島已經待了58年,可以說他是生在臺灣,長在青島,臺灣是他的第一故鄉,而青島就是他的第二故鄉。
如今,對于兩岸之間的交流開放,這位85歲的老人還有著未了的心願,就是能看到祖國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