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7 13:48 來源: 字號: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內的産品將於2011年1月1日開始降稅,農業部總經濟師陳萌山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
中新網記者:2010年兩岸關係呈現大交流大發展的局面,兩岸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更取得了顯著成效,請您結合相關活動介紹一下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總體進展情況。
陳萌山:今年以來,海峽兩岸成功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兩岸關係實現新的歷史性突破,兩岸經濟合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農業是海峽兩岸交流與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在兩岸關係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面對新形勢,我們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積極主動探索新形勢下促進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紮實有效地推進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向縱深發展。
一是進一步擴大臺灣農産品零關稅進入大陸市場。祖國大陸在近年來陸續出臺的一系列擴大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市場的政策措施基礎上,今年6月29日,在海協會與海基會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穫清單中,又將産自臺灣的水果、茶葉、蔬菜、花卉、鮮活和冷凍水産品等18個稅號的農産品列入早收清單,給予逐步減免關稅的安排。
二是推動兩岸鄉村農漁民直接交流交往的平臺建設。兩岸鄉村座談是為促進兩岸基層農業合作持久開展進行的創新性探索,是促進兩岸鄉村民眾直接交流交往的又一合作平臺。今年兩岸鄉村座談突出三個第一:第一次以漁業合作為主題,推動兩岸漁業基層單位結成了互利合作的對子;第一次由大陸有鮮明經濟發展特點和地域特點的鄉村自願與臺灣中南部發展相對遲緩的鄉村結成互助互愛的合作對子,使兩岸基層經濟互利合作提升到互助互愛的新高度;第一次從島內組織了列入ECFA早收清單獲得大陸關稅減免優惠的18種農漁業産品在大陸集中亮相進行了展示。
三是持續推進臺灣農民創業園合作平臺建設。臺灣農民創業園目前已發展成為臺灣農業資金、優良品種、技術、設備、管理經驗以及人才進入大陸的持久、穩定的高效合作平臺。今年以來,農業部會同國臺辦新批准設立了安徽巢湖廬江、廣東梅州梅縣、江蘇南通江海、江蘇鹽城鹽都、浙江寧波慈溪5個臺灣農民創業園。
至此,大陸的臺灣農民創業園數量已經增加至25個,分佈在祖國大陸12個省市,兩岸農業合作的産業佈局和結構配置越趨合理,産業集聚效應不斷凸顯,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相互銜接的創業園體系,為臺灣同胞投資大陸農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臺灣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四是推動在福建設立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平臺,促進兩岸農業合作轉型升級向縱深發展。充分發揮福建省在兩岸交流交往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會同有關部門,經仔細論證和充分協調,批准在廈門市設立“對臺農業交流合作基地”,在在泉州設立“臺灣農業技術交流推廣中心”,加上去年在福建農林大學成立的海峽兩岸農業技術合作中心,以及在福建設立的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分支機構“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技術交流與資訊諮詢工作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對臺灣優質品種、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引進吸收、合作研究和應用推廣,全面推進與臺灣農業産業對接,在兩岸智慧財産權合作保護協議生效及實施基礎上,積極促進兩岸農業技術、人才交流與合作向縱深發展。
五是不斷鞏固和充實論壇和展會平臺,廣泛開展兩岸農業成果、技術和管理經驗的交流。
其一,今年6月,我們會同臺盟中央和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在重慶共同舉辦“臺灣農民創業園實踐與發展研討會”,從創業園功能定位和發展步驟上凝聚了兩岸專家、學者、業者以及業務管理部門的共識,統一思想,推動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其二,進一步推動兩岸農業科技界在柑桔和水稻産業領域的交流和合作。我們與臺灣有關部門專家、學者舉辦了兩岸專業學術和技術交流研討會,並深入田間地頭對生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現場指導和培訓。
其三,依託今年農業部“第八屆國際農産品交易會”展示平臺,設立臺灣農産品和先進農業技術展示區。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了臺灣綠色有機農業發展情況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整體建設情況,擴大了臺灣農業高新技術和優質農産品在大陸的影響。
六是積極搭建兩岸農業資訊宣傳平臺,創辦兩岸農業網。為擴大對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宣傳,提供兩岸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最新情況,營造兩岸農業合作良好的輿論氛圍,農業部部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台灣網簽署合作協議,合作創建《兩岸農業網》,作為台灣網的分網站,將《兩岸農業網》辦成匯集兩岸農業政策資訊、關注兩岸農業發展動態、展示兩岸農業合作成果、提供兩岸農業投資項目和商業契機的網路平臺。
中新網記者:ECFA早收清單中的涉農部分在島內引起熱烈反響,請問做出這種安排的依據是什麼?
陳萌山:在早收清單中,大陸主動將産自臺灣的水果、茶葉、蔬菜、花卉、鮮活和冷凍水産品等18個稅號農産品列入早收清單,體現了大陸順應臺灣農業組織和農漁民的意願和要求,切實關心臺灣同胞需求的誠心和善意,是對2005年以來大陸實施的一系列惠及臺灣農業政策措施的延續和深化。
為在ECFA早收清單中充分照顧臺灣農漁民的利益,今年5月19日—24日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危朝安以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名譽會長的身份率團赴臺灣進行考察,在這次考察中,考察團深入到臺灣中南部的臺中、南投、嘉義、臺南、高雄等地,與臺灣農業組織,基層農會、漁會、産銷班廣泛接觸,與果農、茶農、花農、漁民面對面交流,實地了解他們對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市場的意願和需求,掌握了第一手資訊和材料。
在此基礎上,我們對2005年以來大陸開放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市場並給予零關稅優惠政策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評估,認為這一系列優惠措施的安排切實緩解了臺灣農産品豐産賣難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沒有改變,一是對臺灣農業生産結構沒有形成大的改變,沒有出現生産大起大落的情況;二是對臺灣農産品貿易結構沒有造成大的改變,沒有影響島內農産品消費和價格波動。因此,實施這樣的優惠措施安排,實際上是將大陸市場作為島內農業生産的一種支撐和保障,可以讓農業組織和農漁民更加安心和放心地進行生産。
從島內的反響也可以看到,早收清單受到了廣大農漁民的普遍歡迎和稱讚。相信隨著ECFA的實施,兩岸農業資源將進一步得到合理配置,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空間和領域將得到更大拓展。
中新網記者:在兩岸實施ECFA的新形勢下,農業部將採取哪些措施,讓兩岸農業合作惠及更多的臺灣基層農漁民?
陳萌山: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協議正式生效,為兩岸農業有序開展交流合作以及良性互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下一步,我們將從兩岸農民的切身利益出發,進一步加強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兩岸農民利益,推動兩岸農業優勢互補、合作雙贏。
一是認真抓好《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涉農部分的落實工作。積極響應兩岸同胞的合理訴求,切實保護兩岸農漁民的切身利益。
二是繼續推動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穩步健康發展。推動落實園區內的各項惠臺農業政策,充分發揮試驗區和創業園“集聚”和“擴散”的功能和效應,形成與島內優勢農業技術和産業對接的合作平臺。
三是繼續加強兩岸農業人員往來。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兩岸農業組織和人員的交流與合作活動,進一步傾聽兩岸農民心聲,促進島內農業、漁業重點鄉村或基層農業經濟合作組織與大陸的鄉鎮及農業專業技術組織交流溝通,加強兩岸基層農民的技術交流與培訓,推動兩岸農、漁業鄉村結成對口合作對子,構建兩岸鄉村農業合作的長效機制,促進農業領域的大交流、大合作和大發展。
四是進一步促進兩岸農業經貿交流。繼續以解決臺灣農産品銷售的問題為切入點,切實幫助臺灣農民解決實際困難,繼續搭建更多的臺灣農産品宣傳推介平臺和穩定交易平臺,進一步擴大臺灣農産品在大陸的影響和銷售。
兩岸農業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我們真誠希望兩岸同胞攜手緊密合作,發揮兩岸農業各自的優勢、特長,推動兩岸農業合作向縱深發展,實現兩岸經濟雙贏和共同繁榮。
[責任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