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8 16:02 來源: 字號: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1、桃園
在清朝時,此地就有漢人入墾,當時在此地遍植桃樹,所以就稱此地為“桃園”。
2、大園
此地舊稱“大坵園”,意思是指大塊的旱田,因為以前此地缺乏水利 ,只能種植甘藷及一些耐旱的蔬菜,所以就稱為“大坵園”,後來才簡稱“大園”。
3、蘆竹
本鄉在開墾初期,是一塊蘆竹茂生之地,移民在此地居住形成聚落,就稱此地為“蘆竹”。
4、龜山
本鄉地名的由來是取自於以前境內的平埔族社名“龜侖社”,後來將“侖”改為“山”而形成今天的“龜山”。
5、八德
八德舊名為“八塊厝”,是指以前此地初建聚落時,只有八戶人家居住。臺灣光復後,最初稱為八塊鄉,後來改稱八德鄉。
6、中壢
本地以前正位於竹塹與八里坌中間,是旅客、商人往來必經的中途站,再加上此地多地塹地形,客家語稱此地塹地形為“壢”,所以稱此地為“中壢”。
7、楊梅
在清乾隆年間,此地即有漢人來此拓墾,當時墾民在此地遍植楊梅樹,故稱此地為“楊梅”。
8、平鎮
此地舊稱為“安平鎮”,是因為以前為了保護從大湖口至中壢、桃園之行旅的安全,曾在此地設置了張望寮,所以原稱此地為“張望寮”,後來取以保護平安的意思,改稱為“平安鎮”。民國九年時,則簡稱為“平鎮”。
9、新屋
清乾隆年間,此地西邊附近,就有漢人來此開墾,由於常遭平埔族人的襲擊獵首,乃棄原來住屋向東移,另築新屋以居,“新屋”便成為此地的地名。
10、觀音
此地舊名為“石觀音”,是因為當地有位民眾在今天的觀音溪溪流中,發現一塊酷似佛像的天然石頭,大家都認為是觀音菩薩像,於是建廟來供奉,頗為靈驗。民國九年時,即依此取名為“觀音”。
11、大溪
大溪位於淡水河的幹流大漢溪旁,舊稱為“大嵙崁”,是來自於當地的凱達格蘭族霄裏社人稱大漢溪的譯音,後來才改稱為“大溪”。
12、龍潭
此地名的由來是因境內有一大陂潭“龍潭陂”,故有此稱。
13、復興
此地舊稱為“角板鄉”,是因為境內有角板山的緣故,而“角板山”名稱的由來,是因為以前劉銘傳至此開山撫番時,見此地山峰突起如角,而河階面平坦如板,所以就命此地為“角板山”。後來改稱此地為“復興”,則是有冀以民族復興的意思。
桃園縣舊稱桃園仔,在明永歷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以前,仍為一片荒野蔓草,麋鹿成群的地方,清乾隆十年(西元一七四五年)以後,閩、粵一帶之移民才漸漸集居該區。桃園縣于清代曾稱桃澗堡,屬淡水廳。因開發初期,境內遍植桃花,遂以桃仔園為名,此為縣名由來。
八德 大園 大溪 中壢 平鎮 桃園
復興 新屋 楊梅 龍潭 龜山 蘆竹
觀音
在桃園市南方,八塊臺地上,地層屬赭土層,地勢南高北低,有茄苳溪南北貫流。八德昔作八塊厝,因乾隆十二年(1747)先後,客籍墾首薛啟隆率佃入墾時,僅有八戶人家築屋成村,故以名。民國九年改稱八塊,光復後再改稱八德。
在桃園縣北部,位於桃園臺地之北部,北臨臺灣海峽。地勢從東南向西北緩斜,臺地上的南崁、埔心、新社、老街諸溪,皆在此注海。大園鄉原稱大坵園,源於墾成之農田景觀,按閩南語之園即旱田,坵即數田園區劃之單位,大坵園即大塊旱田之意。民國九年改稱大園,乾隆二十年(1755)有福建省泉籍移民郭光華者,從許厝港登陸開墾。因當時缺乏水利,僅墾成五甲土地,以植甘藷、蔬菜,稱之為大坵園。
大溪位於淡水河上源大漢溪兩側,沿大漢溪的兩岸,為一連串對稱的河階群。大溪昔稱大嵙崁或大姑陷,即是霄裏社平埔族稱大漢溪為Takoham的譯音,初作“大姑陷”,後來認為“陷”字不吉利,改稱“大姑崁”,後又稱“大嵙崁”,至民國九年改稱大溪。光復後又將原大嵙崁溪刪去“嵙”字,取近似音“漢”字,稱為“大漢溪”。
在廣義桃園臺地之中壢臺地上,有老街溪、新街溪南北縱貫。因境內有老溪街、新街溪縱貫形成二大澗谷(二溪之下切與橫切作用,形成凹下的地形),故稱之為"壢",澗仔壢的地名由此而起。且由於其位置當竹塹、淡水間的中路,旅賈的往來頻繁,取其“中”字,改稱中壢。意思為竹塹與淡水之間的壢地。
平鎮原稱張路寮,因地當楊梅地塹東段出口處,往昔經大湖口至中壢、桃仔園的道路,經過此地,為保護行旅之安全,設有張望寮之處。張路寮因地當交通要衝,旅賈絡繹不絕,乃吸收人口集中,形成村莊後乃寓意鎮護行人平安之處,故改稱安平鎮。至民國九年改為平鎮。
桃園市一帶係乾隆初葉,由客籍墾首薛啟隆所墾,因開墾前一帶為芧草密生之地初稱“虎芧莊”,後來有閩粵移民在此地遍植桃樹,因開花季節紅雲搖曳,乃改稱“桃仔園”或“桃園”。一直至光緒年間“桃仔園”與“桃園”並稱。光緒十四年清丈魚鱗圖冊上載為“桃園”。
境內為泰雅族的分佈地域,光復後曾因北端有角板山稱角板鄉,民國四十二年底,更改為復興鄉。
新屋鄉原為平埔族人遊耕狩獵的地方, 因初墾之時屢遭附近社仔平埔族人頑強抵抗,後來因移民慘遭平埔族人出草 ,就放棄原屋,另築新屋居住而得名。
楊梅位在社仔溪上游的楊梅地塹內,介於伯公崗(西)、乳姑山(南)、平鎮三台地之間。在民國九年以前稱楊梅壢,地名起源於乾隆年代附近為遍植楊梅樹之地,而其地又在社仔川上游二大支流澗谷中(老坑溪與崎頂溪),以其凹下之狀稱為“壢”,按客語之壢即是澗谷,相當於閩南語之“坑”。民國九年改稱為楊梅。
地名由來是境內有一大水塘“龍潭陂”,以前稱作“靈潭陂”,村莊沿水塘之東北岸而建,因而得名。蓋因龍與靈語同音,訛轉所致。《淡水廳志》載:“靈潭陂,在桃澗堡,距廳北(竹塹)五十里。乾隆十三年,霄裏通知母六招佃所置。其水由山腳泉水孔開導水源,灌溉五小莊、黃池塘等四甲,相傳昔旱,莊佃禱雨於此即應,故名。”
龜山鄉位在桃園縣東北隅,境內為林口臺地南部及山仔腳山塊(龜山丘陵)所盤結。大多地域屬臺地與丘陵,臺地面被南崁、舊路、楓林、搭寮等溪分割,除坑谷外,在西南部有狹窄平原,在南部有兔仔坑溪沿岸之河谷平原。本鄉地名譯自凱達格蘭平埔族社名Kouroumanangh社。昔作龜侖社,後來將“侖”改為“山”稱龜山。一帶原屬荒蕪之地,為平埔族狩獵之域。迨康熙年間,有漳泉籍移民相繼遷入,從事開墾。
本鄉位於桃園臺地之西北部,南崁溪的中下游。其北部為林口臺地之西側邊緣部。蘆竹的源地名起源於該村莊有以蘆竹緝成的房屋,因墾殖初期,這一帶為蘆竹茂生之濕地,居民在此築屋成莊而得名。
觀音的地名起源為咸豐十年間,竹北二堡石牌嶺莊黃姓農民,在耕墾往返途中,發現溪流中有酷似觀音像的天然石,遂在路旁築堂奉祀,後來舉人黃雲中等倡建寺堂,故稱。
(來源:臺灣文獻叢刊)
編輯:齊曉靖
[責任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