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寧波專場

寧波奉化:兩岸知名文創人共話合作新機遇(組圖)

2017年09月26日 來源:人民網

寧波奉化:兩岸知名文創人共話合作新機遇(組圖)

  

  來自臺灣的琉璃工坊創辦人暨執行長張毅、琉璃工坊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楊惠姍,三十年前都是知名電影人,楊惠姍表達了做為一個演員,對將來的不安。“不安,是一切的開始。”

  人民網寧波9月23日電 作為2017浙江·臺灣合作周寧波專場系列活動,2017海峽兩岸文創論壇22日在奉化舉行。來自兩岸的知名文創人士齊聚一堂,共話文創合作新機遇。

  來自臺灣的琉璃工坊創辦人暨執行長張毅、琉璃工坊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楊惠姍,三十年前都是知名電影人,兩人在1987年離開電影界,從事琉璃工藝,花了14年,才讓琉璃工坊這個華人品牌,進入美國的品牌社會。他們堅信,內容帶動製造業,産業聚焦文化,工藝製作所內含的倫理觀念,能強化民族凝聚。

  “臺灣文創産業相對起步較早,産品品質也不錯,但市場不夠大。大陸文創市場非常大,但容易出現文創産品品質參差不齊的現象。”臺灣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強調健康的經濟環境和健康的教育環境是社會軟實力提升的前提,他驚嘆于大陸經濟的飛速發展,但同時表示了對粗製濫造和山寨現象的擔憂。

  雖然起步較晚,但大陸潛在的巨大文創市場,吸引了臺灣“文創能手”紛紛尋獲新機遇,其中也包括蔣家第四代、臺灣橙果設計創辦人蔣友柏。2016年,蔣友柏將常橙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大陸營運總部設在“蔣氏故里”——浙江奉化。如今,再次回到祖輩生活的土地,蔣友柏希望用文創力量報效桑梓。

  蔣友柏認為,奉化有彌勒文化、有水蜜桃、有芋艿頭、有“民國風”、“蔣氏故里”等元素,但這些元素呈現塊狀分割,“借助文化創意手段,用故事將這些元素聯結起來,向人們展示一個與眾不同的奉化。”

  奉化區委書記高浩孟表示,歷時兩年重點打造的甬臺眾創小鎮如今已初具形態,吸引了一批優質的臺灣文創項目落戶,帶動了奉化文創産業的發展。(陳怡、沈正中)

寧波奉化:兩岸知名文創人共話合作新機遇(組圖)

  蔣友柏2016年將常橙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大陸營運總部設在“蔣氏故里”——浙江奉化。他認為,只有當你把一個故事講清楚的時候,才有辦法讓大家想靠近你,所以文化必須要變成可以講的故事。

寧波奉化:兩岸知名文創人共話合作新機遇(組圖)

  

  臺灣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強調健康的經濟環境和健康的教育環境是社會軟實力提升的前提,他驚嘆于大陸經濟的飛速發展,但同時表示了對粗製濫造和山寨現象的擔憂。

寧波奉化:兩岸知名文創人共話合作新機遇(組圖)

  奉化區委書記高浩孟表示,一部民國史,半部在奉化。歷時兩年重點打造的甬臺眾創小鎮如今已初具形態,吸引了一批優質的臺灣文創項目落戶,帶動了奉化文創産業的發展。

寧波奉化:兩岸知名文創人共話合作新機遇(組圖)

  寧波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施金國則表示,寧波是浙江對臺工作的重要地區,當前大陸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為文創産業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歷史性的機遇。

[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