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寧波“房警”擁69套房産 掌控多家企業

2014-12-04 16:50 來源:新快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浙江寧波市公安局杭州灣分局民警沈某近日被舉報有“兩個身份證”“69套房産”“涉嫌合同詐騙”等,更有人舉報他利用背後龐大的“房産帝國”圈錢牟利。

  一個基層民警,如何取得這些房産?錢從哪來?

  領導稱“沈某確有69套房産”

  沈某可能是想利用民間借貸購房後,用已購房屋向銀行抵押貸款,隨後再購入新房,借樓市上漲時趁機拋售,用差價炒房盈利。

  爆料人江山(化名)稱,他自己老家與沈某同在慈溪,沈某的合同詐騙導致他損失數百萬元,已讓他傾家蕩産。從今年6月份起,他就向多個部門實名舉報,但在各部門之間被“踢皮球”,沒人深入去查。一直到9月份,他向中紀委浙江巡視組反映,地方上才開始有行動。

  江山提供了相關資料證據,並稱這69套房産都在沈某一個人名下,資金來源多是銀行貸款或民間借貸。“房産清單是沈某自己提供的。”江山説,這份房産清單是跟沈某談合作時,沈某的弟弟拿過來的,同時還附有銀行的貸款記錄。

  據這份房産資訊清單顯示,沈某名下的房産合計總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根據貸款記錄,這些房産主要是2010年至2013年間購買。當地房地産界人士稱,沈某可能是想利用民間借貸購房後,用已購房屋向銀行抵押貸款,隨後再購入新房,借樓市上漲時趁機拋售,用差價炒房盈利。然而,這幾年該樓盤價格不漲反跌,導致砸手裏套牢了。

  此前杭州灣新區公安分局領導接受採訪時表示,沈某確有69套房産,但兩張身份證係子虛烏有,只是沈某此前修改過資訊,重新申領了一張。

  江山對此説法並不認同,“那個所謂錯的身份證,沈某戶口所在地的房子上用過,結婚證上用過。尤其2011年-2012年,甚至2013年3月份,沈某辦的一些銀行貸款用的還是這個登出過的身份證。這是為什麼?”

  “多起借款合同糾紛案被告”

  從“浙江法院公開網”上檢索沈某資訊,有多條公開記錄。排除重名因素,不少是沈某作為被告的資訊,且基本是敗訴。

  “當時借了我200萬元。借款時,沈某説自己是公安人員,不方便簽,讓老婆代簽。後來我才發現,當時簽字的不是他老婆,而是其公司的財務。沈某在貸款過程中,有的是辦法騙過銀行。”江山認為,沈某的這些行為屬合同詐騙。據悉,去年8月,沈某與妻子離婚。

  記者從“浙江法院公開網”上檢索沈某資訊,有多條公開記錄。排除重名因素,不少是沈某作為被告的資訊,且基本是敗訴。其中涉及招商銀行、恒豐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如恒豐銀行寧波分行作為原告的一份判決書中,被告沈某及某公司需支付借款本金1500萬元、利息40萬餘元;另一份判決書中,判被告某公司歸還原告中國銀行寧波江東支行本金約2369萬元,罰息及複利230余萬元,如未履行,則原告有權處置被告沈某名下位於慈溪的一處房産。

  這些公開資訊還披露沈某與多名自然人的債務糾紛。從2011年初至今年9月,僅標注“甬慈執民字”的案號就有11個,申請標的2600多萬元。據一位熟悉沈某的知情者透露,其家族的借款糾紛有數千萬元之巨。

  “掌控多家企業,私刻公章”

  沈某實際掌控的公司産業有很多,包括影院、會所、生態農莊、培訓學校、貿易公司等。

  據寧波市相關政務公開資訊檢索,前述被告企業基本都與沈某有關聯。據介紹,沈某實際掌控的公司産業有很多,包括影院、會所、生態農莊、培訓學校、貿易公司等。另一位舉報人陳方(化名)告訴記者,沈某弟弟等人在寧波註冊有多家公司,不少都是空殼公司,實際掌控每人平均為沈某。

  另據舉報人稱,沈某等人還涉嫌私刻公章,如慈溪市公安局、慈溪市國土資源局、慈溪市人民法院執行局、慈溪市第二人民醫院,以及多家金融機構的公章,甚至還有外省企業的印章和部分私章,目的是能順利騙取銀行貸款。同時,沈某等人涉嫌操控評估機構對名下房産虛假評估,以高估價獲取高額貸款。

  11月27日,記者從寧波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對舉報的沈某相關問題,公安機關紀檢部門已成立專門調查組進行進一步調查,如沈某涉及違法違紀,將依法依紀查處。

  據其中一位爆料人稱,調查組正在開展調查,有時晚上11點多還打來電話了解情況。

  此前,記者多次撥打當事民警沈某的電話,但一直未有接聽。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