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祎辰)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日前,首批開展碳交易試點的七個地區相繼進入首個履約期,而碳約束的效果也開始顯現。
所謂“碳排放權”,是指企業依法取得向大氣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權利。企業在經主管部門核定後,可以一定時期內“合法”排放溫室氣體,“合法”總量即為配額。當企業實際排放超出該總量時,超出部分需花錢購買;若企業實際排放少於該總量,剩餘部分可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出售獲利。
對於碳交易試點而言,“履約”是對碳交易各種制度設計的綜合檢驗,包括配額的發放是否合理,碳排放報告核查體系是否嚴謹,履約的約束機制是否完善等。廣東企業的履約時間本應是6月20日,不過,根據實際情況,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將履約時間延至7月15日。在北京,儘管主管部門從今年3月開始多次對重點排放單位進行催告,但截至6月15日履約節點,仍有257家重點排放單位未按規定如期履約。。
據相關數據統計,7月初的5個交易日內,北京碳市場交易共成交157381噸,是此前5月交易量的1.9倍,天津市場成交32500噸,接近此前平均水準10倍。記者採訪了解到,很多企業在臨近關口才參與碳交易,是覺得“政府不一定會動真格”。部分碳排放超配額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不清楚碳排放交易的流程和具體規定。
但碳交易的對減排的作用已經開始顯現。記者了解到,廣東大部分試點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或者購買碳排放權實現履約。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購買碳排放配額,市場上碳排放配額售價出現上漲。據初步統計,廣東80%的控排企業單位主要産品碳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對廣東這樣的製造業大省並不容易。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