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5月29日電(記者吳濤)在新一輪海洋經濟發展中,旨在向海而興的廣東省正用“六灣區一半島”的區域格局,以現代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水綜合利用和濱海旅遊等為支柱的海洋産業逐漸構建廣東的“海洋經濟地圖”。
擁有4000多公里海岸線的廣東海洋經濟總産值,已連續近20年位居全國之首。據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統計,2013年廣東省海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海洋生産總值達1.23萬億元,同比增長11.7%;漁業經濟總産值達2125億元,同比增長7.1%,水産品出口額33億美元,同比增長22.2%。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洪偉東説,廣東面向南海,毗鄰港澳,是我國大陸與東南亞、中東以及大洋洲、非洲、歐洲海上航線最近的地區。豐富的海洋資源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使海洋成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和重要空間。
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廣東成為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2012年,廣東省政府正式發佈《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廣東將進一步優化海洋主體功能區域佈局,著力構建海洋經濟新格局。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廣東一些海洋産業近年來表現突出,成為廣東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據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介紹,通過加快海洋漁船更新改造大力發展“深藍漁業”、加快漁業現代轉型升級、提高良種選育水準,近年來廣東漁業經濟總産值以年均10.3%的速度增長,漁業總産值佔農業總産值比重達23%,對蝦、羅非魚等大宗養殖品種每年創造財富近180億元,漁業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海洋科技創新加強,海洋生物醫藥業發展呈現快速發展勢頭。目前,廣州國際生物島等一批重點科研基地建設正在推進,海王集團、昂泰集團等已成長為龍頭企業;海洋藥物與保健品中,生産出了鯊魚軟骨膠囊、魚肝油製品、海蛇酊等産品。
濱海旅遊業亮點突出。隨著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項目、湛江五島一灣濱海旅遊産業園區、汕尾紅海灣濱海旅遊産業園區等項目的開發建設,廣東濱海旅遊形成了從點到面、深度發展的新局面。2012年全年實現增加值1540億元,同比增長26%。
2012年,廣東省發佈了《廣東海洋經濟地圖》,對廣東海洋經濟發展版圖做出規劃,提出了“灣區計劃”,將廣東沿海區域劃分為“六灣區一半島”——大汕頭灣區、大紅海灣區、環大亞灣灣區、環珠江口灣區、大廣海灣區、大海陵灣區以及雷州半島。
有關專家認為,“海洋經濟地圖”有助於廣東構建跨行政區域的海洋經濟發展格局,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加快廣東省東、西兩翼沿海地區崛起,有助於增強經濟可持續性的客觀選擇,加快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