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2014年廣東GDP總量和進出口有望雙雙破萬億美元大關

2013-12-19 13:47 來源:新華報業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關鍵詞 增

  據新華社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召開後到廣東調研時,對廣東提出了“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殷切希望,即要求廣東努力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展的實驗區,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鬥。

  一年過去了,面對著總書記留下的考題,廣東將交上怎樣的答卷呢?廣東省省長朱小丹日前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廣東省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

  記者:2013年即將過去,面對著總書記留下的“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考題,您如何評價過去一年廣東的整體表現?

  朱小丹:今年是黨的十八大之後的開局之年,也是廣東承前啟後,加快轉型升級、向“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總目標邁進的關鍵一年。一年來,廣東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主題主線和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總基調,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在化解經濟下行壓力中堅持遵循規律、因勢利導、興利除弊、力爭主動,保持全省經濟在合理區間運作,形成“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態勢。

  服務業增加值有望超過第二産業

  記者:在全國各地發展呈現百舸爭流的大好形勢下,作為取得改革開放先發優勢的廣東,今年在經濟形勢方面呈現哪些新優勢?

  朱小丹:廣東在經濟增長方面不僅實現了穩中有升,而且頻現許多可圈可點的亮點。如:經濟綜合實力有新提升。前三季度,廣東GDP同比增長8.5%,進出口總額增長13.8%。初步預計,全年GDP總量和進出口總額有望雙雙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經濟綜合實力繼續增強。
 
  更為可喜的是,産業轉型升級有新成效。前三季度,廣東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1%,比第二産業增加值增速高2.4個百分點。初步預計,全年服務業增加值有望超過第二産業,産業結構有望從工業主導的“二、三、一”格局,調整為服務業主導的“三、二、一”格局,標誌著廣東省産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省網上辦事大廳已連通到所有縣

  記者:體制機制的創新將成為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性動力,廣東是如何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創造出新的改革紅利?

  朱小丹:一年來,廣東省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也有新突破。如全面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對國務院第一、第二批公佈要求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全部落實到位,省級公佈取消、轉移、下放和委託管理行政審批事項508項。省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已連通到全省所有縣(區、市),省直部門審批事項和社會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率達到70%和60%。出臺實施廣東省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及5個配套文件、廣東省財政經營性資金實施股權投資管理的意見(試行)。深化商事登記改革工作等工作已釋放出新的改革紅利。前三季度,新登記企業數量和註冊資本金分別增長30.6%和118.6%,增速同比分別提高25.5和141.7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粵東西北地區發展提速

  記者:區域發展平衡的問題始終困擾著廣東的發展,在廣東省內既有外界看來“富得流油”的珠三角,也有“窮得掉毛”的粵東西北,今年以來,廣東在推動區域平衡發展方面,有何新進展?

  朱小丹:今年以來,廣東省的區域發展協調性有新的提高,具體表現在,珠三角地區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粵東西北地區發展提速。前三季度,珠三角地區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佔全省的88.9%、89.3%和96.1%。1至10月,粵東、粵西和粵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2%、15.1%和10.9%,固定資産投資分別增長22.7%、39.5%和23.8%,均顯著高於珠三角和全省增速。

  預計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9%

  記者:民生事業關係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廣東在穩增長的同時,如何實現惠民生?

  朱小丹:今年以來,廣東省加大了財政對民生的投入。前三季度,11類民生支出增長9.0%,佔財政支出的66.8%,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城鎮新增就業138.7萬人,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71682套,預計全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0%,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增長10.5%。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本實現人群全覆蓋。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