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粵港澳自貿區的消息層出不窮,也備受各界關注。不過,《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方採訪後獲悉,雖然廣東省內呼聲很高,但是港澳的積極性並不像外界渲染的那麼大,自貿區定位等問題目前仍在研究論證階段。專家分析,粵港澳自貿區在近期內獲批的可能性不大。
廣東社科院區域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丁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粵港澳自貿區仍然存在待解的三個難題:首先是戰略定位,自貿區定位是破題的關鍵;二是廣東想通過自貿區實現什麼獲得什麼;三是怎麼調動起港澳的積極性。
同時,丁力認為“在上海自貿區還沒開始總結經驗,就馬上全國鋪攤子,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不到萬不得已,中央不會遍地開花。”因此,丁力認為粵港澳自貿區在短期內獲批的可能性不大。
事實上,在上海自貿區獲批之後,一直作為改革前沿陣地的廣東就倍感壓力和焦灼。因此,在原有粵港澳合作和相關課題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推出“粵港澳自貿區”的構想,倒也順理成章。但是,從構想到實現的道路上,確實仍存阻礙。
記者注意到,關於“粵港澳自貿區”的最早官方證實是在今年9月16日,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在參加“粵港澳合作聯席會議”時,對外正式宣佈,考慮設立融南沙、前海、橫琴三大平臺為一體的粵港澳自由貿易區。他同時表示,國家專題調研組已經離開廣東,將會向國務院彙報。
另據廣州市發改委網站消息,就廣東申報粵港澳自貿區相關工作進行調研的國家調研組由商務部副部長俞建華帶隊,由商務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銀監會等部門15人組成。
丁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粵港澳自貿區,就是要把香港、澳門被證明行之有效的自由貿易的理念和精神推廣到廣東,具有先行先試的條件。而南沙、橫琴、前海三個國家級新區,事實上一直以來被承載了當地政府過重的發展的期望,錯位成了地方經濟發展的發動機,而沒有真正起到改革的戰略平臺的作用。因此也迫切需要自貿區帶來的改革和制度紅利。
就粵港澳自貿區的重要參與者香港而言,雖然已經表態參與,但是事實上並沒有表現出積極的回應。“粵港澳合作,一直以來都是説得多做得少,彼此之間的互信仍有待加深。”丁力説,廣東的轉型升級,讓香港已經明顯感覺有被取代的可能。目前來看,對粵港澳自貿區,香港更多的還是觀望,此外還帶有一些擔憂,擔憂自貿區建成之後好處都被廣東拿走了。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封小雲4日也在公開場合指出,雙邊性質的自貿區需要香港的回應。作為成員必須參與制定規則,而非廣東方面的單邊行為。“如果香港不做回應,廣東自貿區的功能定位要重新思考。”
封小雲還透露説,廣東與商務部相 關 部 門 正 圍 繞 自 貿 區 的 功 能 定位、區域範圍、投資便利化、服務貿易自由化、區域監管、金融創新和財稅政策、營商環境和體制改革七大專題、94項內容展開調研。“上周還在討論開會”,“恐怕還沒有那麼快有定論”。
在丁力看來,優惠政策無法複製推廣,只有改革經驗可以複製推廣。如果廣東能以港澳因素作為前提,同時承擔起率先探索內地和港澳經濟合作的新制度,配合推進全國的改革,那麼粵港澳自貿區在未來獲批的可能就會很大。也只有這樣,廣東的自貿區才有意義。如果只是倣照其他城市的做法,那充其量只是複製。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