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15日電 (記者 李佳佳)自建立迪士尼樂園始,上海與香港就不可避免地一再被外界拿來作比較,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大抵是形容雙城最真實的寫照。
滬港間略顯微妙的關係,眼下又被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消息“攪亂一池春水”,有港人開始“糾結”上海藉此而生成的發展新機,會否對香港地位構成威脅。
上海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香港能否安枕?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香港是世界知名的自由港、國際金融中心,而上海近年來經濟突飛猛進,在國際上的美譽度漸高,成為正在崛起的新興國際金融中心。顯而易見,滬港怎樣做到“雙核”高效運轉,才是中國經濟增長所需要的,也是中國政府真正關心的。因此不管是上海將成為未來“小香港”的説法,還是香港會變為未來“小上海”的説法,均不恰當。
那麼相關擔憂究竟緣自何處?其中似有對香港既有優勢的患得患失,也有對上海發展的缺乏了解。
對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的觀點或可略減疑慮:“上海與香港各有特點,中國需要不同的金融服務”。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儘管近來隨著內地經濟崛起,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光環略顯黯淡,但其“先發優勢”並不會因此消弭殆盡。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副教務長許斌稱,對香港之前的種種憂慮甚為理解,“畢竟上海嘗試的東西就是香港正在做的,包括離岸金融等”。
不過他也指出,“香港其實不必太過擔心”。首先,香港在相關制度和自由度上比內地領先很多,“上海學習香港會有一個過程,很長時間內香港的領先地位不會受影響”。其次,從地域上講,香港與國際的聯繫更顯密切,上海會成為人民幣業務中心,但更側重於內地,“香港與上海替代性有,但不是重點,二者的互補性還是很強”。
如果説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對香港而言多少或有“假想敵”因素的話,那麼它“扇動翅膀”後對整個亞太金融格局帶來的積極的“蝴蝶效應”,同樣不容小覷。有觀點認為,既然改革大勢所趨,香港與其望洋興嘆,不如調整心態、展開懷抱。
在這一點上,香港貿發局華東、華中首席代表鐘永喜的看法,就顯得積極而樂觀。他認為,上海發展成為國際貿易、航運和金融中心,內地作為香港的經濟腹地,其經濟越發達,對香港的金融、貿易、管理等方面的服務需求就越大。香港作為國際企業進入內地市場,以及內地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平臺的吸引力,隨之也會更大,其市場空間亦將獲得新的擴展。
而事實上,香港過去一段時期在IPO(首次公開招股)、區域物流分銷管理、展覽、地區總部等範疇的卓越表現,實與內地改革開放有著很大的關係。鐘永喜説:“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園區獲國務院通過,是李克強總理所説‘改革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最大紅利’的具體落實舉措,將有利中國經濟加快升級轉型,對香港經濟發展亦有很大推動作用。”
不論官方、學者如何評説,利潤與實惠才是普通民眾與公司企業所真正關心的。港中旅旗下華貿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層人士,雖以“上市公司”為由婉拒了記者的相關話題採訪,但作為這波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他們如今正品嘗著公司股票又一輪上漲所帶來的喜悅。而隨著上海自貿區的正式投入運營,滬港雙城間由此帶來的新一輪互動漸次展開,今後這樣的機會顯然只會更多。(完)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