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以來,湖北大部地區晴熱少雨,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32個縣市達到特旱等級,全省有史以來第一次發佈乾旱紅色預警,出現歷史少有的乾旱、高溫、病蟲三災疊加的嚴峻形勢。對此,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各地各級農業部門緊急行動,積極應對,採取一切有力措施,有序推進抗災保豐收工作。
一是大力推進科技抗災。前期針對嚴峻的高溫乾旱,採取調結構、調播期、調模式和“一噴多防”等主動避災的措施,擴種玉米、紅薯等耐旱作物。根據高溫乾旱的程度和目前的生育進程,加強分類指導,落實關鍵技術。中稻處於抽穗揚花末期,受旱的田塊組織農民澆好“保胎”水,適時噴施葉面肥,增強灌漿強度,提高粒重。雙季晚稻處於返青分蘗期,指導群眾廣辟水源,搞好水肥調控,促進植株分蘗,構建合理群體。玉米等旱地作物,也要加強田間管理,減輕旱災的影響,最大限度地保産。
二是大力推進統防統治。當前正值病蟲高發期,重點是抓好水稻“兩遷”害蟲的防控。加強病蟲監測預警,對重點區域組織植保員深入田間查蟲情,及時發佈病蟲資訊,適時開展應急防治。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充分發揮植保專業服務組織和農民合作社的作用,提高病蟲防治效果。對重發區,開展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遏制病蟲暴發流行。省政府安排1000萬元重大病蟲防控經費,各市縣籌措8000多萬元資金,支援病蟲應急防控等防災工作。省農業廳還安排300萬資金,採購一批植保機械和防控物質,免費分發給重點服務組織,全面加強專業化統防統治。
三是大力推進改種補種。對少部分因旱絕收田塊,及時調劑調配種子,按照因地制宜、糧食優先、兼顧效益的基本原則,幫助農民及時補種改種。能改種糧食的,盡可能優先改種馬鈴薯、蕎麥等短生育期糧食作物,千方百計保證今年糧食面積不減少、目標不打折。在發展糧食生産的前提下,選用成本低、效益高的抗災技術,改種效益好的作物,確保多種多收,最大程度彌補災害損失。力爭完成改種40萬畝的目標任務。
四是大力推進指導服務。各級農業部門充分利用電視、電臺、短信平臺等多種形式,及時發佈高溫和病蟲害等資訊,傳授科學抗旱防高溫防病蟲技術。組織一萬多名農技人員蹲點包片,入戶到田,分類指導,科學減災。近期,省農業廳將再次組織由廳領導帶隊的抗災工作組,深入重災區,分片包乾,指導各地落實好農業科技抗災的各項措施。大力宣傳各地抗旱的好做法、好經驗,營造全社會支援農業抗災救災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