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全省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在廣州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我省經濟運作總體平穩、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企穩略升的勢頭,同時調整經濟結構取得新進展、保障改善民生收到新成效。但經濟運作面臨較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穩增長和調結構的任務仍然繁重艱巨。
“當前,我省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更加錯綜複雜,有利因素與困難風險並存,經濟既有持續增長動力,也有下行壓力。總的來説,我省正處於必須依靠經濟轉型升級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的階段,統籌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為大勢所趨。”省長朱小丹在會上指出。
會議強調,必須毫不鬆懈鞏固發展當前我省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力爭最好的結果。
上半年成績
經濟企穩回升結構優化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省經濟總體運作平穩。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達2.8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5%,增幅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與今年一季度持平。
經濟平穩,首先得益於工業運作穩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多數指標增幅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省工業經濟運作總體平穩,增長處在目標區間內。”省經濟和資訊化委主任賴天生表示。
他特別提到,工業企業效益大幅增長,1—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1673.8億元,增長29.4%,增速比全國平均高17.1個百分點,居沿海五省市首位,“這是多年來少有的!”
同時,我省財政金融物價穩健運作。來源於廣東的財政總收入增長10.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6.3%,其中稅收比重達83.2%、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6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13.7%、14.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穩中有降,CPI累計上漲2.1%。
“三駕馬車”表現平穩,其中投資比較突出,固定資産投資增幅回升。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8.6%,增幅同比提高8.5個百分點,恢復至近年來的較高水準。
在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廣東轉型升級也取得明顯成效。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第三産業比重繼續提升,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進展;節能減排紮實有效。
下半年挑戰
面臨較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
會議同時指出,今年以來我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同比提高是在去年同期較低的基數上實現的,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消費、投資增速分別低於全國水準,部分先行指標不理想,經濟運作面臨較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穩增長和調結構的任務仍然繁重艱巨。
首先是實體經濟發展動力不足。我省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自3月達到高點以來逐月回落,6月為50.4,累計回落1.2個百分點。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出廠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1.2%,均連續8個月下跌。
其次是外經貿形勢不容樂觀。據省外經貿廳廳長郭元強透露,外部市場需求疲軟,5月、6月進出口分別下降2.3%、4.5%。單6月加工貿易進口、出口分別下降10.1%和8.7%,6月新訂單指數比上月下跌0.3個百分點。
還有消費市場仍然偏弱。儘管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6%,但處於1999年以來的同期低位。消費需求短期內難有明顯回升。
值得重視的是,當前部分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勞動力等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工業品出廠價格繼續下行,實體經濟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達23.5%。上半年中、小、微企業在崗員工流失率分別為11.9%、12.2%和16.0%。
針對當前形勢及下半年經濟走勢,會議提出要統籌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
熱點透視
1
看外貿
全年進出口增速或呈現“前高後低”走勢
今年以來,受外部市場需求疲軟影響,我省外經貿形勢不容樂觀。記者從會上獲悉,上半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達5544.1億美元,同比增長21.2%。雖然增幅比全國同期高12.6個百分點,並明顯高於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同期增速,但5月、6月進出口分別下降2.3%、4.5%,6月新訂單指數比上月下跌0.3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全省上半年外經貿總體運作平穩,但隱憂不少,尤其是國際貿易環境依然錯綜複雜,外經貿發展面臨很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下行壓力很大。”省外經貿廳廳長郭元強坦陳。
記者了解到,這些隱憂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進出口增速回落趨勢明顯。在1—5月回落8.7個百分點的基礎上,1—6月又比1—5月進一步回落5.6個百分點。二是外貿大市、大企業進出口下降明顯。深圳、東莞、廣州、佛山4市進出口額佔全省80%左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居各市進出口前3位的大企業均預期全年下降或持平。三是合同外資增長乏力。1—5月共有9個地市合同外資金額同比下降。
與此同時,外部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一是外部需求低迷狀態並未根本改變。據世貿組織統計,一季度國際貿易進出口額同比下降0.44%。6月我省重點企業PMI中,新出口訂單比上月下跌0.1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回落。二是企業生産經營成本持續上升。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歐元以及周邊亞洲國家貨幣普遍升值,企業出口成本疊加上升,盈利空間再度削減。調查顯示,77%的企業反映上半年出口成本上升,40.2%的企業反映出口利潤率較去年同期下降。為了降低成本、規避匯率風險等,一些大型出口企業將訂單向內地省份和周邊國家轉移。三是貿易環境可能進一步趨緊。1—6月我省遭遇的貿易摩擦案件達31起,涉案金額超過30億美元,涉及企業超過500家。
郭元強表示,預計我省全年進出口增速呈現“前高後低”走勢,實現年初既定外貿增長7%的目標難度不小;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2
省重點基建投資
完成年度計劃41%
看投資
我省重要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進展也十分引人關注。
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在會上介紹,按照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會議的部署,“十二五”後3年重要基礎設施中的129項、總投資約1.57萬億元在建項目已列入今年省重點項目計劃實施。省重點項目中基礎設施建設年度計劃投資2232.3億元,比上年增加386.7億元。
據透露,上半年,省重點項目中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917.9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的41.1%,比上年同期提高8.2個百分點;有力促進帶動了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産投資較快增長18.6%,達到近年來的較高水準。
其中,交通項目全面提速,完成投資535.6億元,其中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和港口航道項目分別完成投資252.5億元、231.7億元和38.7億元,分別為年度計劃投資的36.5%、35.9%和59.1%,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11.4、0.5和3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上半年,我省現代産業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建設世界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服務業基地的基礎進一步夯實。
一方面,産業結構趨向高級化。三次産業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5:50.4:45.1調整為4.2:49.2:46.6。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分別增長9.6%和10.3%,均快於整體經濟增速;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分別增長9.4%和11.1%,均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和小型企業分別增長12.8%和11.6%,均高於國有及外資企業增速。
另一方面,産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上半年發明專利受理量增長11.8%,我省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佔全國總量的52.4%;自主創新引領戰略性新興産業較快增長10.8%,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高1.7個百分點;企業效益明顯提高,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9.4%、同比提高48.6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準高17.1個百分點。
3
有效信貸需求回落
存貸款增勢由升轉穩
看資金
從上個月以來,貨幣信貸運作情況也備受關注。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匡國建在會上透露,從二季度以來,有效信貸需求比一季度有所回落,銀行存、貸款增勢由升轉穩。
據悉,6月末,廣東中外資銀行業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72433億元,同比增長14.2%,比上年同期快0.3個百分點,但比一季度末減緩1.3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5053億元,同比多增220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比年初增加4518億元,同比多增392億元;外幣貸款比年初增加106億美元,同比少增3億美元。
分進度看,一季度增加3017億元,同比多增657億元,二季度增加2036億元,同比少增436億元。
匡國建分析道,二季度以來貸款增勢由升轉穩,一方面是因為實體經濟回升乏力,企業部門有效信貸需求回落;另一方面是受外管局“控流入”措施影響,外幣貸款由升轉跌。橫向看,上半年廣東本外幣新增貸款佔全國比重為9.1%,繼續居各省市首位,比江蘇、浙江和山東分別多增550億元、1449億元和2124億元。
匡國建表示,雖然上半年廣東信貸投放總量同比有所增加,但從投向結構和銀行機構反映情況看,房地産相關領域仍然是帶動貸款同比多增的主要力量,製造業信貸需求復蘇並不明顯;製造業新增貸款也主要表現為短期流動性貸款,與投資性活動相關的中長期貸款比年初不增反減;雖然小微企業信貸需求相對旺盛,但在宏觀經濟中起骨幹和支柱作用的大型企業資金需求仍然疲軟。
“6月份廣東新增人民幣各項貸款827億元,同比多增126億元,環比多增165億元,説明銀行間市場‘錢荒’事件,並未對廣東信貸運作産生明顯影響。”匡國建説,但是“錢荒”事件卻對銀行機構過度杠桿化現象敲響了警鐘,未來以規避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為目的的各種銀行表外融資業務可能會受到更多政策約束。
4
預計全省規模以上
工業增加值增9%
看實業
今年以來,我省工業生産速度與效益實現同步回升,令人振奮。但省經信委主任賴天生在會上指出,當前工業經濟運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首先是工業投資增速回落。上半年全省完成工業投資3034.8億元,僅增長11.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5.5個百分點,比全年預期目標(19%)低7.1個百分點。
同時,市場需求仍然低迷。6月份我省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重點企業PMI)顯示,新訂單指數(産品訂貨)為50.5,分別比5月、4月、3月回落0.3、0.5、1.4個百分比。
賴天生分析,一是內需市場消費增長乏力,主要是住宿餐飲業增速回落較大,而主力家電産品由於家電下鄉、家電節能補貼等政策陸續退出,也出現負增長;二是出口市場需求偏冷,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預期不確定性增加了企業風險,企業出口利潤率越來越低,我省主要貿易夥伴中對美國、歐盟、日本等出口均呈負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來,我省工業企業效益有所提升,但企業經營難度仍比較大,負擔重、融資難、用工成本高等問題仍困擾著部分企業。特別是近幾年來,我省企業用工成本呈現出持續、較大幅度的上升趨勢,用工成本約佔企業成本的三分之一。在最低工資制度的推動下,我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區人工工資普遍每年增長速度為18%—20%。
賴天生表示,展望下半年,國家不太可能出臺較強的刺激性政策,歐美經濟整體性好轉尚未顯現。綜合考慮,下半年經濟運作走勢總體上延續上半年增速小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大,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小。預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左右。
撰文 南方日報記者 吳哲 黃應來 實習生 高琪佩 李季蔚
統籌 陳韓暉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