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鼓勵外商投資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
2005-11-23 17:2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打印
答:通過政策引導,鼓勵資金、人才等資源投向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進一步促進中國信息產業快速發展,力爭到2010年使中國軟件產業研究開發和生產能力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經過5到10年的努力,國產軟件產品能夠滿足國內市場大部分需求,並有大量出口;國產集成電路產品能夠滿足國內市場大部分需求,並有一定數量的出口,同時進一步縮小與發達國家在開發和生產技術上的差距。
發展加快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努力開拓兩個市場,中國在組織內資企業開發自主技術的同時,要通過吸收外商投資來發展這一產業,因為中國在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上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完全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也試圖自己來開發建設大規模集成電路,但困難極大,最後還是合資。目前國內集成電路芯片需求自給率不到20%,一些技術檔次高的產品根本不能生產,集成電路芯片產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產業,一條6英寸的芯片生產線需要投資2億美元,8英寸的芯片生產線需要投資就增加到10億美元左右,業內人士稱它是需要黃金鋪路的產業。全球最先進的芯片技術都掌握在美國英特爾等巨頭手中,芯片巨頭依靠巨額的研發投入始終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優勢,目前北京上海建的芯片生產線在國際上也只處于中等技術水平,芯片產業滯後已經成為制約中國信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瓶頸,通過吸收外商投資來發展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可以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幹政策》公布一年來已對吸引外商投資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取得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已在天津增資19億美元建設大規模集成電路項目,2000年11月,總投資16.3億美元的上海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和總投資為14.76億美元的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落戶,2001年10月建成第一條生產線投入試生產。此外上海、北京都有一批大規模集成電路項目在建或正在洽談。
[責任編輯: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