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投資指南  > 正文

黃金時代來臨 銀行搶灘消費金融

2015-07-29 07:18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林麗是一位90後的職場新人,最近想出國旅遊,但苦於沒有那麼多現金。不放棄的她,注意到了不少消費金融公司提供的旅遊費分期,短短3天時間貸款就申請下來了。

  最近兩個月,與氣溫一樣火熱的還有消費金融。

  6月22日,重慶銀行、物美控股等六家股東組成的馬上消費金融公司成立。同日,中國工商銀行的個人信用消費金融中心成立。7月9日,中信銀行公告將信用卡業務獨立佈局消費信貸。7月17日杭州銀行獲准籌建杭銀消費金融公司。沒過幾天,中國平安旗下“普惠金融”業務集群宣佈整合完成,號稱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消費金融公司。

  消費金融公司一夜之間遍地開花與政策的放開分不開。6月18日,國務院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城市由之前的16家擴大至全國,且將審批權下放到省級部門。

  “現在是銀行發展消費金融的黃金時代,從宏觀環境到監管政策,以及整個社會對信用貸款的認識,都給消費金融提供了很好的環境。”一位銀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各路資本逐鹿消費金融,銀行能否脫穎而出值得拭目以待。

  銀行轉型新增長點

  習慣做“大企業大客戶”的銀行,為何這次都盯上了消費金融?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數據,截至2014年,個人消費貸款餘額大約是7.7萬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18年將增長至17.5萬億元。

  “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企事業,還沒有將注意力轉向消費者。因此,銀行自身的消費信貸業務佔比也不高、特別是純消費信貸業務。”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橋雲表示。

  事實上,銀行算是消費金融領域的老玩家,信用卡業務就是消費金融産品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還有個人抵押貸款,但這些産品依然無法完全滿足新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

  BCG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何大勇認為,消費貸款的增長率基本上在20%以上,目前增長這麼快的産品和業務其實已經不多了,消費金融是原有銀行信用卡業務的補充。

  此外,張橋雲表示,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化,銀行、特別是大型銀行傳統的依賴“大行業大企業”發展模式將受到衝擊,來自大企業的貸款需求減少,存貸利差收窄是必然趨勢。因此,調整服務對象,轉向零售業務乃大勢所趨,佈局消費金融和社區金融是銀行的戰略選擇。

  工行消費信貸部總經理盧海濤也表示,個人消費金融中心也是推動工商銀行在發展過程的戰略轉型。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金融監管的深化,利率市場化加快等等一系列的趨勢,銀行只有通過加快推動自身的經營轉型,推動資本節約型的變化,才能夠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和盈利的增長帶。

  手握用戶和資金

  事實上,除了銀行、産業資本之外,消費金融公司的新玩家還包括廣大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比如阿里巴巴和京東等推出的“花唄”、“白條”以及各種分期付款産品,一些P2P公司也紛紛推出消費金融産品。

  在眾多的競爭中,銀行做消費金融有其自身的優勢。“不僅有穩定的資金來源,消費金融跟信用卡、消費信貸都是比較相關的,所以銀行有專業的優勢。此外,銀行有基礎客戶群,可以成為潛在的消費金融客戶。”

  以馬上消費金融公司為例,股東由銀行、保險和批發零售商組成,其中兩家零售商的會員卡用戶就超過1000萬。馬上消費金融公司首席執行官趙國慶表示,掌握大量客戶實際消費數據和金融交易數據,就能通過這些數據測算出客戶的綜合授信水準。

  “工行有4億個人客戶,可以支援個人信用消費金融業務做大。”個人信用消費金融中心總裁欒建勝説。工行將把在信用卡領域積累的經驗和模式,移植到消費貸款中去。

  在張橋雲看來,銀行有大量的住房按揭貸款,這是銀行創新信貸業務,包括開展消費金融的重要支撐。

  但銀行的劣勢也顯而易見,一貫以保守文化示外的銀行,在網際網路經濟下,市場反應能力和創新能力明顯不足。

  業內擔心過度借貸

  越來越多的消費金融公司亮相,在共同做大消費金融這塊蛋糕的同時,也引發了另一個問題——過度借貸。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消費金融在年輕消費者,特別是大學生群體裏迅速升溫。不少在校大學生通過信用貸款購買手機、電腦等數位産品,甚至是透支旅遊。但他們除了家長給的生活費,並沒有太多的還款來源。

  “消費金融公司增加後,為了爭奪市場,部分公司可能會對個人消費者過度授信,工行給了5000元的額度、京東給1萬元、阿裏給1萬元,一旦多家消費金融公司疊加的授信額度超過個人消費能力,就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積木盒子CEO董駿表示,金融不是本質的需求,如果大家過度關注金融,特別是全部人來做金融創新,其實是有問題的,金融服務流動性特別高的情況下,也會産生泡沫。新京報記者 蘇曼麗 梁薇薇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化,銀行、特別是大型銀行傳統的依賴“大行業大企業”發展模式將受到衝擊。調整服務對象,轉向零售業務乃大勢所趨,佈局消費金融和社區金融是銀行的戰略選擇。——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橋雲

  如果大家過度關注金融,特別是全部人來做金融創新,其實是有問題的,金融服務流動性特別高的情況下,也會産生泡沫。——積木盒子CEO董駿

[責任編輯: 吳曉寒]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