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高、薄利多銷、人人用得起……幾年前,無論在大街上,還是報紙、電視、網路上,總能看到那些抓眼球的智慧手機銷售廣告,國産手機商一窩蜂推出的“千元機”風靡一時。然而,進入2016年以來,伴隨著多個新機型的推出,此前佔據半壁江山的“千元機”越來越少,甚至難覓蹤影。如今,靠“性價比”打開市場的國産手機,價格正悄悄上漲,多數已進入2000+時代,越來越貴。多數手機商也由此前的“薄利多銷”,轉變為打造用戶體驗至上的中高端目標。
“全民造機”,“性價比高”的千元機盛行一時
國産手機的千元機在2010年年末嶄露頭角,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廠商就是中興和華為,在那個時期,國産智慧手機拼的不是體驗、玩的不是創新,拼的就是價格,所謂的“性價比高”開始流行于手機市場。隨之而來的幾年中,一場“全民造機”熱潮進入大家的視線之中。在國內手機市場,能看到做軟體的、做網站的、做電視的、做空調的……有超過100個品牌一窩蜂殺入智慧手機市場,千元智慧機盛行一時。
廠商之間大打價格戰,這樣做,雖短時間內可以讓廠商完成或接近完成出貨量的目標,但也在瘋狂壓榨利潤率,一些廠商甚至公開表示“賠錢做手機”。廠商們為追求“性價比高”的名頭,紛紛咬著牙賠本賺吆喝,慢慢地,“薄利多銷”讓不少廠商扛不住。
國産手機在瘋狂擴張的同時,也在經歷殘酷的洗牌。2015年被認為是國産手機的寒冬,諸如奇酷、大可樂、青蔥和天宇等一眾國産手機品牌均以不同形式落幕,或停産,或被資本並購。其中低價帶來的低利潤率甚至是負利潤率,是導致手機行業洗牌的根本原因之一。有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集中度已較高,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倒閉潮之後,目前存活的智慧手機品牌僅有50家左右。
“智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目前,智慧手機的市場滲透率已到達瓶頸,手機行業競爭已不再趨向於價格,用戶體驗成為比拼的重點。”無論是業內人士的感受,還是各種第三方的統計數據都已驗證這句話。
2016年以來,國産主流手機多數在“悄然”漲價
既然利潤率較低,價格又不是競爭關鍵,那麼,漲價潮隨之而來,流行一時的千元機正逐漸遠離消費者。
從2016年上半年開始,國産手機廠商發佈的新機一個接著一個,但縱觀整個市場,佔據主流的新機已很難尋覓“千元機”的蹤影。來自第三方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國內手機零售價的均價已從1389元提升至1503元,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4元,國産主流手機廠商的新品機型多數在“悄悄”漲價。
細觀幾個主流品牌,記者通過走訪獲悉,華為:p9國內售價2988元起,而去年的p8則是2888元起;oppo:今年的主打機型R9起售價為2799元,去年R7為2499元;vivoxplay5售價為3698元起至4288元,而vivoxplay一代的售價為2998元;魅族:MX6定價1999元起,之前MX4和MX5的起售價都是1799元,200元的漲價,就比例來説已然不低,超過10%。
7月底,金立發佈的超級續航旗艦配置新機金立m6和金立m6plus,售價2699元起至3199元,而上一代産品金立m5的售價則為2299元起。同期,小米發佈的旗下紅米品牌的旗艦機型紅米pro,定價1499元起至1999元,而之前的紅米系列産品售價為千元以下。
據有關市場調研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智慧手機銷量達到2.2億部,同比上漲20%。除了手機零售均價上漲114元以外,1000元—1500元價位段零售量同比上漲47%,2500元—3000元價位段上漲111%,3000元—4000元價位段上漲70%。
由追性價比轉為用戶體驗至上手機漲價成必然
有人説,是小米成功將國産手機拉低到千元位置,使得大多數國人有能力購買智慧手機,然而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過低的利潤率也給手機廠商埋下了隱患,有手機商曾提到“性價比是危險的”言論。的確如此,龐大的安卓陣營利潤率不到全球手機市場利潤率的10%,其中大部分利潤還被三星所佔,國産手機的利潤空間所剩無幾,較低的利潤率導致國産很多手機廠商紛紛倒閉,僅存的手機廠商也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專業人士表示,手機行業發展到現在已進入全方位的競爭,第一波智慧機快速崛起是靠運營商推動的,所以産品更多的是需要滿足運營商的定制規範和運營商的價格體系;第二階段是快速發展時期,為了搶奪市場份額,大家只能走性價比路線;而第三階段,要走的就是品牌路線、用戶體驗路線,不能再拼性價比。
按市場來劃分,前兩個階段屬於增量市場,第三階段已屬於存量市場,手機商對這兩個市場的玩法是有區別的。因為存量市場上的大部分購機者,都不是第一次購買智慧手機,因此,他們對於産品和體驗都有更高的期待,除了價格,他們還會追求品質、工藝、前沿技術,甚至一個更高端的品牌形象,以彰顯自己的審美品位。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各個廠商都在調整産品結構,從低價衝量,逐漸加大中高端系列的權重。
手機價格提升後,廠商有一定利潤,才會考慮消費者的體驗,將一些預裝軟體去掉,廣告會有所減少。更多利潤也讓廠商有餘力去做一些手機方面的創新,畢竟現在國産手機都“太像了”。如果要擺脫低價局面,“山寨”iPhone這個扣在國産手機廠商頭上的帽子就不得不摘掉,關鍵不僅在於外觀的差異化,更重要的是技術和功能的差異化。
打造差異化品牌追求細分用戶認同才能走更遠
幾年前,國內的智慧手機市場還是蘋果和三星的天下,如今,市場前五名已儘是國産品牌,這説明國産手機已獲得大量消費者認可。細看這幾家手機品牌,基本都在調整産品策略,逐步加重高端産品線的權重,相比傳統的低價衝量,逐步抬高中高端産品權重的做法,是國産手機健康發展的關鍵。
實際上,國産手機在産品、技術、專利、資源、廣告、渠道等諸多方面的爭奪戰已進入白熱化的階段。熱門綜藝、熱播影視劇的贊助商都能看到手機品牌的身影,最紅的明星一定會是某個手機品牌的代言人。有分析稱,未來中國手機廠商只有6至8家能夠生存,若想在這激烈的市場裏分得一杯羹,差異化是不變的策略。差異化戰略是趨勢,也是生存之道。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手機行業的趨勢一定是細分用戶,先獲得細分用戶的産品認同和情感認同,打造差異化品牌;在定位好細分用戶之後,一定要抓住用戶的痛點和剛需,打造超越用戶預期價值的差異化産品,完善用戶體驗,是差異化競爭的核心;渠道服務能力也要實現差異化,尤其在全球開放市場的環境下。廉價鋪貨的時代過去後,國産手機確實需要玩得更高級一些,越來越貴的國産手機只有越來越好,才能繼續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