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成功,更多的是在供給側下對了、下足了功夫。
前不久,朋友的舊手機出了故障,正趕上國內某手機廠商推出新款智慧機,便買了一部。誰料用了沒多久,該手機小問題不斷,無奈之下,只得換了一部蘋果手機。
眼下,手機幾乎成為生活必需品,儘管國産手機“轟炸式”推新産品,從千元以下到中高端機型應有盡有,但蘋果手機依然獨領風騷:不少年輕人省吃儉用甚至誇張地説“賣腎”也要買“蘋果”,蘋果第四財季業績顯示,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99%……
按理説,蘋果手機售價不便宜,競爭對手也不少,為何能在中國市場叫好又叫座?
有人説是消費者“崇洋媚外”,也有人説是虛榮心在作祟,但這些恐怕不是主要原因。蘋果的成功,更多的是在供給側下對了、下足了功夫。隨著手機普及率接近飽和,消費需求從首次購買轉向升級換代,蘋果公司正是憑藉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對品質的極致追求,滿足甚至引導了消費新需求,贏得了銷量和口碑雙豐收。
蘋果的成功的確令人羨慕,但更值得我們反思:如果説蘋果贏在了供給側創新,國內不少企業也瞄準了新需求,並將創新視為第一生産力,為何我國的 “蘋果式”企業如此之少?
客觀來説,創新積澱不夠是個重要因素。應當承認,我國不少行業起步晚、起點低,技術創新“先天不足”。比如,蘋果的創業可追溯到1976年,國內絕大多數科技企業近年來才開始追趕,短期內要後來居上,難度確實不小。
從根本上看,中國的“蘋果”沒“紅”起來,主要源於創新制度體系不完善,特別是智慧財産權保護存在短板。目前,大多數企業的創新停留在初始階段,産品更新換代快,抄襲、模擬、“微創新”都打包放進了創新的籃子裏,真正顛覆性、革命性的創新少之又少。
為什麼會這樣?道理其實很簡單,創新只有産生價值,升級才會不乏動力。沒有對智慧財産權的充分保護,企業投入鉅資、花大力氣研發的産品很快就能被低成本模倣,誰還願意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等先驅者成功後再跟進,借鑒創新成果豈不更高效?模倣是市場經濟的“偏方”,但絕不是一流企業的“主食”。披上創新外衣的模倣,就算火得了一時,也走不了太久,更不要指望下一個“蘋果”能“砸中”中國創業者了。
由此可見,要涌現更多的中國“蘋果”,需要企業把握消費升級方向,借助後發優勢在供給側持續創新,更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完善市場規則,保護自主智慧財産權。既要在政策設計上鼓勵創業創新,充分激發和釋放市場活力,也要繼續完善智慧財産權保護,嚴打侵權假冒,形成創新有回報的“保障體系”,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讓企業敢於創新、樂於創新。
創新也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如果能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破除創新障礙,讓市場主體圍繞新需求充分進行深度創新,滿足、創造、引領需求,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的“蘋果”也能“紅”。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