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手機或處彌留之際 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
中國網10月13日訊 據西班牙媒體10月12日報道,2007年是黑莓[微博]的轉折點,也就是在這一年斯蒂芬·喬布斯首次推出了蘋果手機。但也許這個說法是不對的。作為一款自主權低,沒有數字按鍵且尚未投入生產的手機,2007年的蘋果品牌並不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對手。
對于1984年創立黑莓公司並擔任總裁直至2012年的麥克·拉扎里迪斯來說,唯一能夠引起他注意的是,蘋果擁有可以顯示完整網頁的瀏覽器。當時黑莓公司的操作員們對這一做法表示不讚同,因為意味著極高的網絡數據消費。一年之後,第一代使用安卓操作係統的手機革命也是如此。有些最早的機型有數字按鍵,但是其數量、質量和安全性都遠遠達不到黑莓的水平。應該說,黑莓的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既不是2007年也不是2008年,而是應當在2010年。那時黑莓的銷售仍在一季度一季度地穩步增長,且擁有全行業獨一無二的發展和進步。與此同時,蘋果和谷歌[微博]也處于聖誕銷售旺季,而一年中剩余的時間市場都很慘淡。多虧有企業和政府的市場,黑莓的銷售一直保持增長。
黑莓公司並不糊涂,智能機已經開始取代普通的移動電話,而在這一領域的市場,蘋果和谷歌顯然更有名氣。黑莓曾試圖向市場投放觸屏手機,更新了操作係統,升級了音樂播放以及照相機功能。然而這些補救措施已經無法挽回市場。當然,這種擴張策略在某些國家是奏效的,比如西班牙,盡管WhatsApp,以及黑莓公司自己推出的信息係統尚未風靡,但是這無疑是一個非常經濟的選擇。每月只需花費6歐元就可以無限制地暢聊和上網。根據運營商Orange的統計,截止到2012年年底,超過64%的西班牙年輕人在使用黑莓。在巴西和一切東南亞國家也是同樣的情況。
然而,在收獲一部分國家的新用戶的同時,在另一些國家,比如美國,黑莓也喪失了一大批忠實的用戶,安卓係統的智能機憑借其低廉的價格吸引了很多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2012年6月黑莓宣布8年以來的首次經濟損失。(王文婷)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