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通訊  > 正文

運營商推進NFC落地難 終端短板待突破

2014-08-27 14:55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運營商推進NFC落地難 終端短板待突破

  NFC(近場通信)進展屢屢受挫,顯然並未打擊電信運營商推進NFC落地的信心。繼中國移動升級NFC支付類産品“和包”後,日前,中國電信又提出今年NFC卡片發行量超過2000萬張的預期目標。儘管運營商如此不遺餘力推進NFC,然而受制于用戶需求有限,産業鏈整合難度系數巨大,再加上來自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應用內支付的衝擊,NFC普及落地仍需要較長一段時間。

  NFC落地進展緩慢

  日前,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透露,中國電信手機錢包平臺已建設完成,中國電信在新上市的手機終端裏也幾乎全部預置了NFC手機錢包。

  無獨有偶,中國移動在推出依託NFC技術的支付類産品“和包”後,又推出了首款通信理財産品“和聚寶”,未來並有望將和聚寶賬戶與NFC支付業務聯繫起來。

  電信運營商如此動作,無疑是為了加快NFC落地的步伐。事實上,NFC這一技術在國內已出現數年之久,通常我們所説的通過刷手機乘公交、手機刷門禁、手機刷POS機小額支付等應用的就是NFC技術。在過去幾年裏,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都不同程度地向NFC發起衝擊,然而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三大運營商向NFC發起的最近一次衝擊是在去年。2013年7月,中國移動在北京地區聯手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推出了“移動NFC手機一卡通”應用,持中國移動此SIM卡的用戶可刷手機乘公交或地鐵。

  緊接著兩個月後,中國聯通則在國際通信展上高調發佈了手機錢包,合作夥伴包括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主流金融機構,以及三星、新力、華為、小米等數家手機廠商。同樣在2013年,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也在公開場合提出啟動NFC試點,並進行規模投放NFC卡。

  一位接近三大運營商的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電信運營商的NFC業務推出近一年時間,市場表現平平,進展相當遲緩。這一點從運營商一直未公佈NFC用戶數量也可見一斑。用戶對刷手機乘公交、小額支付等並未形成剛需,這也意味著NFC很難形成較大的市場規模。

  北京商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許多手機用戶之所以不願意辦理NFC業務,一方面是因為換卡麻煩、話費增加,另一方面擔心手機丟失將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及資訊洩露。

  受應用內支付衝擊

  NFC國內發展緩慢,面臨外部環境的重要挑戰來自於以手機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應用內支付方式。從近幾次支付寶及微信的升級更新中可見,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在小額支付等方面對NFC功能起到了替代作用。

  據支付寶相關負責人透露,早在數年前,該公司對NFC進行了深入的跟蹤與研究。NFC最大的特點是需要硬體的支撐,除了智慧手機,還需要支援NFC功能的POS機。然而,國內大多智慧手機還並不支援NFC。在嘗試過後,支付寶才知難而退,開始從軟體來做移動支付。

  同樣,在騰訊微信近一段時間的更新升級中,也重點在微信支付的功能增加和捆綁上下了一番功夫。用戶在微信內即可實現話費充值、打車、京東購物、買電影票、信用卡還款等小額支付功能。

  有觀察人士指出,無論是手機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均支援條碼支付和二維碼支付,用戶只需“掃一掃”即可實現購物支付,整合過程非常便捷,而且中間不需要用戶支付額外的任何手續費用或月租費。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如果用戶要使用三大運營商的NFC支付類産品,一來需要去營業廳更換支援NFC的手機卡,二來手機錢包每個月需繳納5元左右的月租費。顯然,這種模式在強調免費和扁平化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無疑略顯滯後。

  更為重要的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也在試圖打通線上與線下,用自己的支付平臺改造大大小小的商戶,搭建自己的生態系統。支付寶與銀泰商業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用戶在銀泰消費時可採用支付寶錢包付款。無獨有偶,微信POS機入駐商家,用戶在店內消費無需使用現金,利用微信支付即可購物。

  不難看出,電信運營商不僅在傳統語音、短信業務上受到了網際網路企業的衝擊,在NFC方面同樣遭遇挑戰。或許更應該引起運營商警惕的是,微信支付與支付寶錢包和NFC並非對立,二者也在向NFC佈局,欲進一步實現O2O打通,由此電信運營商或面臨主導權喪失的危險。

  終端短板待突破

  一直以來,電信運營商在NFC領域狂飆突進的攔路虎就是終端設備的不給力,包括蘋果iPhone、華為P6等主流的機型並不支援NFC。

  “廠商對NFC熱情不高,並非存在技術障礙,更多的是因為NFC産業尚未爆發,NFC功能大多情況下淪為手機的雞肋。”業界通信專家如是説道。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已有包括酷派、OPPO、小米、HTC、三星等品牌的部分機型支援NFC功能,但據不少用戶反饋,他們幾乎沒有用過手機的NFC功能,也並不清楚該功能的具體使用方法。

  國內某主流廠商相關負責人也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該公司認為到2016年前國內NFC發展的空間並不大,因此在智慧手機新品中也沒有往NFC功能上花費力氣,除了運營商定制要求配備NFC功能的。待到産業真正爆發時,再加入NFC戰局也並不算晚。由此可以窺見手機廠商的一種普遍心態,也就不難理解很多機型不支援NFC的原因了。

  最典型的要屬擁有大量“死忠粉”的蘋果iPhone,iPhone季度銷量在3000萬部左右,由於iPhone不支援NFC功能,運營商在數次的刷手機乘公交等NFC業務中,“果粉”們無法享受,在客觀上將龐大體量的“果粉”排斥在了NFC之外。

  專家指出,NFC終端匱乏已成為制約其普及推廣的主要限制因素。一方面,支援NFC的終端數量、品牌、機型佔比較小,另外NFC晶片供應商數量也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三大電信運營商竭力推進,恐怕也只能有心無力。

  不過,一個利好消息是,隨著4G時代的開啟,中國電信等已開始要求終端廠商標配NFC功能,這有望突破終端方面的瓶頸,推動NFC支付的加速落地。

  産業鏈整合難度大

  或許,令電信運營商更為頭大的是,NFC的普及絕非一家企業能做成的事情,必須集結全産業鏈的力量去推動,涉及電信運營商、手機廠商、銀行、交通系統、晶片廠商、系統整合商、POS終端商、卡組織及行業監管機構等多方力量,整合的難度系數之大可以想像。簡單來説,讓用戶習慣性地把手機“變成”各種卡——門禁、銀行卡、會員卡、優惠券、身份證等來用,必須産業鏈的各方實現無縫協作,平衡各個利益方,還要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

  NFC作為近場通訊技術,自然對硬體的要求較高,這意味著在用戶刷手機實現門禁識別、購物支付等功能的整個過程中,涉及的硬體均需支援NFC,並實現無縫連接。

  僅以熱炒的刷手機乘公交為例,用戶需要擁有支援NFC的一部手機和一張SIM卡,手機廠商要做好終端相容性與適配性的優化,而公交公司、地鐵系統往往需要建立新的一整套IT支撐系統以支援NFC,並同時實現不定時的更新升級。由此,産業鏈的各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現利益的博弈,這些因素也限制了NFC的推廣。

  不難看出,NFC要成為主流、應用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