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2月3日電 (記者 劉舒淩 陳悅)臺“經濟部”投審會3日通過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赴大陸南京設12吋晶圓廠的投資申請,該案涉及金額30億美元。
不過,投審會方面強調,依“‘登陸’12吋晶圓廠製程技術須落後其在臺技術1個世代以上”的規定,臺積電須在10奈米製程今年量産後提出具體證明,經認定通過,方能申請將臺灣相關機器設備運往南京設廠。
這是臺灣首件12吋晶圓廠獨資“登陸”申請案。臺灣行政當局去年9月4日公告修正“鬆綁”臺晶圓廠“登陸”,但仍規定赴大陸投資新設晶圓鑄造廠或購並、參股晶圓鑄造廠“不得為超過12吋晶圓鑄造”,且新設廠以核準投資3座為上限(進行所謂“總量管制”)。
中央社引述分析師觀察,南京廠獲准設立有助臺積電就近服務大陸客戶,有更多精力在更先進製程技術上與三星、英特爾等對手競爭,利於鞏固訂單、維持其大陸市場業績成長態勢。
臺積電趕在去年底(12月7日)遞件申請,這項申請案先後送到臺灣方面陸委會、“勞動部”、環保署、“金管會”證期局和銀行局、“中央銀行”外匯局、“經濟部”工業局及技術處等諸多部會審查,並經由産官學專家組成關鍵技術小組加以審查。
申請獲准後,臺積電稱將擇吉日開工建廠,預計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産16奈米製程,將較臺灣廠16奈米量産時間晚3年。
投審會執行秘書張銘斌表示,此項投資,有助臺積電取得半導體市場全球領先優勢地位。臺積電在2018年全球市場佔有率有望由目前的55%提高至57%,大陸市場佔有率將由46%提升至近50%。
半導體産業是臺灣在國際市場上最有競爭力的産業之一。臺積電作為全球晶圓代工廠龍頭,此次“登陸”投資引起臺灣各界廣泛關注。
業界看來,臺積電“登陸”投資受“一拉一推”兩大因素影響。一是大陸産業政策的“拉力”:目前大陸將半導體投資項目納入“十三五規劃”,臺積電在南京設廠,可搭上大陸“一帶一路”等大投資的列車。二是臺灣投資環境惡化所形成的“推力”:臺灣若不改善缺水、缺電等問題,將促使更多企業外出投資。(完)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