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韓雙方將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囿于服貿審查困局的臺灣頓時急了。半個月來,先是馬英九表示“心急如焚”,臺當局的“駐韓代表”隨即換人,全力展開“對韓工作”。企業界也不斷跳腳,面板、鋼鐵及紡織等與韓國競爭激烈的産業一片恐慌。臺灣媒體更是罵聲一片,認為服貿遲遲不過,等於將先發優勢拱手讓人。面對陸韓自貿,一時之間,臺灣可謂“壓力山大”。
老將出任“駐韓代表” 力拼臺韓經合協議(ECA)
在大陸、臺灣及韓國三方的經貿逐鹿中,兩岸之間原本有各種優勢。但是很可惜,後來居上的韓國近年來已經將臺灣甩在身後。如今大陸與韓國的自貿協定又可能“搶跑”,著實令馬英九“心碎”。日前,馬英九表示自己“心急如焚”,認為臺灣內鬥的結果就是“鬥倒臺灣經濟”。
作為主政者,馬英九也快速地做出反應。7月15日,臺當局新任“駐韓代表”石定走馬上任。石定何許人也?其實,他就是20多年前臺灣與韓國“斷交”前的最後一任“駐韓大使”。此前在“外交部政務次長”任上,他主管的也是韓國相關事務。與韓國淵源深厚的石定此時出任“駐韓代表”,頗有臨危受命的意味。
對於自己的使命,石定赴任前表示,與20年前相比,臺韓雙方的關係站在“新的起點”,目前“對韓工作”的核心,是儘速與韓國洽簽經濟合作協議(ECA)。臺灣方面並希望在此基礎上,與韓國合作儘快加入TPP(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及RECP(東盟十國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這也顯示出面對韓國競爭時,臺當局在暫時無法解決服貿困局的狀況下,打出的另一張“合縱連橫”牌。
産業界焦慮無奈 恐遭韓國雙重擠壓
服貿協議遲遲不能生效,若等到大陸與韓國的自貿協定生效,臺灣相關産業就只能坐等市場份額流失。日前,臺“經濟部”首度公佈陸韓自貿可能對臺灣産業産生的衝擊。臺“經濟部”認為,臺灣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及紡織等産業,屆時將有32億至84億美元的産值受影響。臺“國發會”官員也表示,在重疊的産業領域,未來“韓國增加的,就是我們減少的”。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日前發佈新聞稿表示,比起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被韓國超越,更值得擔心的還有臺灣自身的經濟吸引力。賴正鎰認為,服貿協議對臺灣競爭力有提振作用,大陸資金未來可以透過自經區進入臺灣。這一韓國原本沒有的優勢,因為先簽的服貿卡在“立法院”、後簽的陸韓自貿“後發先至”而弱化,導致“有外資已準備撤離臺灣市場”。只有加速臺灣貿易自由化進程,一切才有救。
除了與韓國存在高度重疊的産業界感到焦慮之外,臺灣服務業者也對大陸韓國洽簽自貿協定高度關注。觀光業者莊澄啟就告訴導報記者,自貿協定除了産業合作之外,一定也會增進雙方的往來便利與人員流動。“目前大陸客來臺灣觀光就不算太方便,如果未來去韓國更簡單便捷,很多客人一定會優先考慮韓國。”影視從業者Karen則無奈地對導報記者表示,“之前都恐慌服貿,結果大陸還沒進來,(臺灣)先要被韓國滅了。”
媒體“捶胸頓足” 痛心臺灣“自廢武功”
臺灣知名財經媒體人楊世光觀察入微,在他看來,大陸市場風起雲湧,韓國早已瞄準機遇志在必得。日前,LG公司正式宣佈在南京興建電動車電池廠的計劃,並已在大陸市場收到用於10萬餘輛電動車的電池訂單。類似事件並不引人注意,但深遠影響卻不輸給服貿協議。一旦韓國聯手大陸,在新能源領域建立起業內標準,再加自貿助力,臺灣就將非常被動。而類似的暗戰,早已開打多時。
其實,對於大陸與韓國洽簽自貿協定,臺灣媒體早在好幾年前就已經提出預警,建議及早因應。日前的《中國時報》評論也認為,“是臺灣自己放棄先機把市場讓給韓國的”。臺《新生報》社論更辛辣地表示,“我們不懂得珍惜,讓優勢和機會都喪失了。如今我們會做的,大陸也跟著會做了,我們做不好的,韓國則搶先做到了,強弱情勢已經扭轉,並且逐漸拉開差距”。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