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8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當局“財政部”統計處7日公布,去年12月出口較前年同期衰退1.9%,全年出口較前年微增0.7%。“統計處長”葉滿足表示,去年第4季出口表現比“主計處”預期多7億美元,預期今年第2季以後,由于半導體進口生產設備大增,因此在電子產品帶動下,出口表現可明顯好轉。
臺“經濟部國貿局”則表示,去年全年出超為331.4億美元,成長7.9%,突破330億美元,為史上新高,對臺灣的經濟成長有重要貢獻。
葉滿足表示,去年上半年經濟表現是亞洲溫其他地區冷,但下半年連亞洲也降溫,影響臺灣出口表現。去年出口連衰2個月後,11月好不容易持平,12月又負成長1.9%,單月出口值為255.9億美元。
葉滿足指出,全球景氣復蘇不如預期,手機等產品國際產業競爭加劇,以及大陸推動產業供應鏈在地化使臺灣面板等產品出口衰退,約制臺灣貿易成長力道。總計去年全年出口3032.2億元,為歷年次高,較前年微增0.7%。
進口方面,因投資及農歷春節前備料需求帶動,使去年12月進口達241.8億美元,較前年同期增加10.1%。其中,受臺積電等到內電子業者加速擴充高階制程產能影響,使去年12月資本設備進口達40.9億美元,創史上第3高,且為2011年6月以來新高。
葉滿足表示,累計去年第4季資本設備進口較前年同期大幅增加10.5%,其中半導體相關生產設備彈升逾4成,有助于未來電子產品出口表現。總計去年全年進口2700.7億美元,較前年微減0.1%。
葉滿足表示,去年12月呈“ICT(信息通信技術)產業走弱、傳產回升”,手機等信息與通信產品,以及面板等光學器材產品均較前年12 月明顯衰退,各減22.1%及12%;電子產品受到年底庫存調整影響,也較前年同期出口衰退2.4%。機械、塑橡膠及其制品、基本金屬及其制品等非電子類貨品,則續呈穩定回升。
臺“國貿局”指出,去年島內整體出口仍出現正成長,但因成長幅度不大,未來將針對出口優勢產業,如通訊產品、電子產品、光學產品等加強拓展,擴增拓銷活動規模及頻率,包括海外展團拓銷、邀買主赴臺等,並強化MIT產品客制化營銷輔導及提升MIT形象方面努力。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