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臺灣商情  > 正文

臺灣社會對經濟新措反應冷:吃美國仙丹也沒用

2013-06-04 15:43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5月28日,“行政院長”江宜樺率“財政部”、“經濟部”等9個“部會”首長,大陣仗舉行記者會,宣佈4大面向、13項提振經濟措施,希望通過這些措施為臺灣經濟“去憂解悶”,確保今年GDP增長率達3%以上。臺社會各界期待這些措施不要淪為口號,而要能切實落實産生效益

  黨朝勝 “行政院”公佈13項措施

  今年以來,島內經濟持續低迷,今年首季GDP增長率估計僅1.54%,特別是出口方面,今年3月整體下滑6.6%,4月的形勢更不樂觀。因此,江宜樺在今年4月與工商界的早餐會時,有感於經濟增長率無法大幅提升、失業率無法大幅下降、島內消費無法明顯增長等形勢,以“悶”來形容臺灣經濟。此後,經過1個月與相關財經單位密集研商,最終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振經濟、刺激消費”的措施。

  所謂“四大面向”,就是指擴大消費支出、提振島內投資、激勵創新創業、修正證所稅。具體而言,“擴大消費支出”包括:補助購買節能家用器具、高效率馬達示範推廣補助計劃、增加補助公共運輸車輛汰舊換新數量、吸引外籍旅客,提升觀光消費等措施;“提振島內投資”包括:引進壽險業資金積極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加強地方政府促成重大投資、加速年度政府採購計劃執行、加速環評及土地變更流程;“激勵創新創業”包括,創新到創業激勵計劃、創業天使計劃、技術入股課稅合理化、訂定“創業(櫃)板”上櫃準則;“修正證所稅”則是希望“立法院”早日通過相關法條修改。13項措施的實施期間各有不同,其中“創業天使計劃”及“創新到創業激勵計劃”期間最長,都是5年,“行政院”將直接投入32.4億元(新台幣,下同)。

  配套措施跟進

  與“行政院”公佈措施配套,相關部門也都進一步補充。有關開放壽險投資公共建設部分,“財政部”已篩選出壽險業參與公共建設共42件,包括促參18件與設定地上權24件,所涉資金約1040億。“金管會”也承諾,雖然壽險業參與競標要“金管會”同意,但在審查時程上只需15個工作日,到時如未答覆便視為同意。為激勵地方政府招商,爭取今年實現整體民間投資1.2兆的目標,“經濟部”擬修正“獎勵地方政府招商辦法”,祭出獎勵措施,包括在“中央特別統籌分配稅款”中編列2.6億元獎勵地方政府。具體評比項目包括:地方政府協助排除投資障礙作為、促成重大投資案件、招商特色及配合“中央”推進投資重大政策。

  在創業天使計劃部分,負責推動的“經建會”計劃最遲於今年第3季至2018年共5年,從“國發基金”匡列10億元,每年遴選約60家初創事業提供資金協助,5年總計300家公司受益,預估新增1000個就業機會。在“創業激勵計劃”部分,“國科會”規劃每年投入6000萬至7000萬元,與13家島內企業合作,分階段提供入選的創業團隊業師輔導、獎助金或創業金等補助。另外,針對當前技術入股需課徵高稅的問題,“國科會”也打算與“財政部”協商,爭取稅率更合理,特別是有前瞻性、關鍵性、創新性的技術,更考慮將所有研究經費折合為技術成本。有關訂定“創業(櫃)板”上櫃準則方面,“金管會”則將參考國際做法,降低企業上市標準。

  外界反應有點“冷靜”

  針對這13項措施,島內工商團體普遍表示,只要當局有決心,一定全力支援,但大家更期待不要淪為口號,而要落實政策産生效益。他們還認為,擴大消費對提振經濟幫助不大,目前更應從制度面解決環評及土地等問題。“工總”秘書長蔡練生稱,島內現行的環評及土地變更流程是阻礙臺灣經濟發展的大石頭,尤其是環評制度曠日費時,從地方到“中央”經常兩三年都無法解決,加上環評委員擁有無上權力,一人不同意,就可阻礙整個程式,但商機稍縱即逝,損失的不僅是廠商,也是産業及臺灣的未來。

  學者普遍評價不高,但認為臺今年的GDP增長率還是有望達到3%。臺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認為,現在推出的刺激景氣措施以往也做過,招數差不多。提振經濟的關鍵在於政府打通“任督二脈”,否則,“吃美國仙丹也沒用”。而所謂“任督二脈”,則是環評問題與資金問題。但是,壽險業資金只能投資于産業而非房地産,否則會引發更大問題。

  另外,島內現行教育與産業需求不合,高等教育成“國民”教育,也是影響島內經濟長遠發展的重大瓶頸。劉孟俊認為,島內消費其實沒變得太壞,雖官方投資較弱,但民間投資動能依然很強,因此今年增長率應不致如“主計總處”所預測的2.4%那麼低,“對保3%還沒絕望”。

  胡石青:臺經濟新措格局過小

  5月28日,臺灣“行政院”在經過一個月的醞釀後,宣佈了13項刺激經濟措施。無論從其政策設計格局,還是後續的財力支援來看,都未能展現出足夠的魄力。

  首先,從政策設計格局來看,措施整體思路過於狹小。與去年9月其推出的“經 濟動能推升方案”相比,思路不再是針對整體經濟,就前者的未盡之處作補強,而 僅就局部問題作小幅調整。其中最主要的擴大消費支出部分,三項是對具體産品的補助,另一項是擴大入境旅遊消費,只重視其可操作性,格局卻相當有限,其他擴 大投資與激勵創新創業,實際上更多的是對政策方向的宣示,對拉抬今年經濟增長難以發揮實質作用。至於證所稅徵收案調整被列入則更只能證明當局在過往制定關 係經濟發展長遠表現的政策時過於理想化,以致産生嚴重後果,如今只能對其修正作為拉抬經濟表現的主要措施。事實上可以説,去年證所稅改革案已成為臺灣當局 突破既有經濟戰略格局的最大障礙。

  其次,當局拉抬經濟的舉措仍無法突破自身財力所限。馬英九上臺五年來,為拉 抬經濟在2008與2009年大 力採取財政擴張措施,造成其目前負債比例逼近法定上限,可動用的財力已相當有限。“經濟動能推升方案”是臺灣當局針對當時經濟急劇惡化的形勢制定的全方位 調整方案,也未能阻止去年第四季當局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都較上年同期繼續呈現衰退,遠落後於民間表現,如果不是第四季外需市場表現轉好,臺灣全年經濟增長 率將會更低。此次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雖羅列了13項,但需要立即支出的經費不超過5億元新台幣,後續措施即使全部落實,配套經費也不會超過30億元新臺 幣。如果深入考察臺灣當局近年推出的財經措施落實情況,恐怕實際經費連一半都到不了。

  其實,臺灣當局急於在此時推出13項經濟措施,主要目的 在於面對近期經濟全面衰退的壓力,向島內外宣示其對下半年經濟回升的信心。臺灣經濟增長率從2010年的10.8%快速下滑到去年的1.3%,今年第1季 也僅有1.7%,距離馬英九上臺時提出的6%增長目標越來越遠,2008至2012年年均經濟增長率已遠低於3%,其每人平均GDP達到3萬美元的目標也變得 遙不可及,去年僅為20386美元。臺灣當局必須在今年內實現經濟增長率的止跌回升,才能挽回日漸失落的全民經濟信心,為明後兩年的徹底好轉奠定基礎。

  在宣佈13項經濟措施的同時,臺灣各經濟部門的主管人員一再強調對下半年經 濟的樂觀,臺灣經濟幾十年來的發展多數年份都受制于外需形勢漲落的影響,去年 臺灣經濟就是依靠第四季外需的復蘇而回穩的。只要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的表現好于去年同期,臺灣經濟仍完全有可能走出上半年的陰影,而達到全年增長率突破 3%的基本目標。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研所)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