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大陸臺商欲籌資1500億 投入"一帶一路"建設

2017年04月19日 09:37:12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一帶一路”也是臺商轉型機遇

  隨著大陸“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臺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受到兩岸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一帶一路”能否帶來臺商企業轉型升級?是眾多臺企關心的話題。

  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認為,兩岸經濟合作步入新的歷史機遇期,臺商企業要搭大陸的順風車,跟著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一起走出去,積極適應大陸經濟發展新常態,充分發揮臺灣在先進製造業等方面的産業優勢,對接大陸重點産業發展和産業結構調整,創新投資經營理念和方式,在深度融入大陸經濟發展中,實現自身企業的二次創業和轉型升級。

  林建甫指出,近年來,大陸經濟高度增長,帶動內需消費市場拓展的同時,成功引導臺商投資從之前製造業延伸至服務業領域、從沿海集轉机向內陸擴散、從中小企業轉為大型企業。如何讓臺商妥善利用大陸經濟結構改革及內需市場快速增長的機會,臺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認為,臺商經營升級轉型,應採取更突破的經營策略不斷創新價值,由品牌建立行銷通路擴大延伸産業連結,透過兩岸ECFA搭橋拓展內需消費市場,利用大陸市場平臺建立華人特色品牌,以厚植不被對手打敗的競爭實力。

  “經濟領域硝煙瀰漫,臺灣如何突出重圍?答案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聯盟。”福建省臺聯會長江爾雄認為,跟隨“一帶一路”走出去,不僅僅是臺商臺企的需求,更是整個臺灣經濟復蘇的“必由之路”。在江爾雄看來,臺灣若想刻意繞開大陸,加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行列,是不可能實現的。

  對於臺灣如何分享“一帶一路”大蛋糕,武漢當代科技産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張曉東則建議,加入大陸相關産業供應鏈,進行優勢互補。

  “‘一帶一路’建設首先需要各領域大量的工程師,另外‘一帶一路’的目的就是為了國際貿易,這方面也急需專業人才。”吳再益表示。

  王屏生認為,目前,臺商在大陸投資面臨産能過剩壓力,急需擴充貿易,打開新市場。“一帶一路”建設,無疑為臺商發展提供一條新通道。

  王屏生説,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對臺灣投資者而言是個難得的機遇,臺商不會缺席。

  時,王屏生還表示,大陸新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很有遠見。建議臺商深思,從中找到自身轉型路徑。

  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王健源認為,臺商要實現轉型升級,需借力“一帶一路”建設,發力新市場。他透露,目前,臺商銀行正在籌辦中,將有意拓展南亞、東南亞市場。

  “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實現自身轉型升級,已是臺商的共同心聲。”在全國臺企聯駐會副秘書長鄭榮文看來,“一帶一路”帶來産能轉移的機會。如今,大陸在多邊貿易關係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臺商應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展。

  甘肅省臺辦主任王鋒介紹,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20多年,每年都有臺胞臺商來甘肅投資興業,多方位推動隴臺文化、經貿、科技、衛生等多領域交流。2016年隴臺人員往來6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20%。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東出西進”成為臺商創業的新風向。西部地區迎來了比以前更好的區位優勢,不僅節省了物流成本,更為企業“向西發展”帶來無限機遇。王鋒建議臺商“換位思考”,考察中西亞、歐洲市場的真實需求,再結合企業自身優勢“向西部進發”。作者:高揚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