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 正文

“翠玉白菜”受大陸客鐘愛 身世遭“起底”

2014-06-19 09: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翠玉白菜”受大陸客鐘愛身世遭“起底”

  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道,臺北故宮珍寶“翠玉白菜”受到大陸遊客鐘愛,翠玉白菜的身世,也被兩岸“起底”熱議。

  報道說,清乾隆皇對翡翠情有獨鐘,從此清朝帝王、後妃都對翡翠偏愛有加,翠玉白菜即是上好的翡翠加上“量材就質”所雕刻的典范,其上的螽斯和蝗蟲更寓意多子多孫。關于翠玉白菜的身世,則至今眾說紛紜。

  報道說,太監李蓮英的侄子李成武所寫《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死後,身邊就放有這件翠玉白菜作為陪葬,因此有人說這件國寶是從清東陵慈禧棺槨中盜出。當年任軍長的孫殿英,因在河北以軍事演習為名封山並盜掘清東陵,引起滿人嘩然,事後只好四處打點,並可能在那時將翠玉白菜送給了蔣介石。

  另一個關于翠玉白菜身世之說,則是根據大陸《國家寶藏全檔案》記載,在北京故宮工作過的那志良(1998年逝于臺北)指出,清帝離宮後,接收人員在宮內清點整理文物,翠玉白菜是與一棵小靈芝一同種在琺瑯花盆里,後來故宮博物院成立玉器陳列室,才單獨將翠玉白菜展出。

  由于1925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時,發現翠玉白菜的地方在永和宮,即是瑾妃的住處,因此專家推測,象徵家世清白、多子多孫的翠玉白菜,應是瑾、珍二妃的母親,清朝禮部侍郎長敘的夫人留給女兒的陪嫁之物。1890年,姐妹倆同時被選入後宮封為嬪,翠玉白菜也作為陪嫁進了宮。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