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7日電 臺當局經濟部門副負責人梁國新16日再對兩岸服貿協議簽署效益提出説明。他指出,服貿協議簽署後,最大且真正的效益,在於臺灣對大陸服務業出口將大幅成長37%,並增加服務業總産值120億新台幣,同時促進12000個就業機會。此外,經濟部門也提出進行産業年度評估等3防火牆來為業者的衝擊把關。
據臺灣《旺報》報道,經濟部門15日出爐的服貿協議評估報告被各界質疑效益不彰。梁國新回應表示,服貿協議簽署後,儘管對總體産值貢獻不大,但服貿協議最大、且真正的效益在於促進臺灣服務業輸出。根據評估,臺灣服務業總産值將增加120億新台幣,且臺灣對大陸服務業出口將大幅成長37%。
對於外界關心可能對美容、美發等弱勢産業衝擊,梁國新稱,相關主管機關將成立産業因應小組來協助業界。經濟部門官員陳秘順也表示,若無明確主管機關的産業,如美發美容業,主管機關由商業司來負責。
陳秘順並指出,各産業因應小組會持續觀察市場與産業競爭情況,並進行産業年度評估,若的確有陸資企業干擾市場,將有“公平會”、“投審會”等3道防火牆協助把關,必要時將該投資案撤案。
此外,經濟部門也與洗衣業、美容美發業、印刷業等較有疑慮的産業溝通過。陳秘順透露,像是洗衣業,一般傳統洗衣店希望能借此轉型升級;而美容美發業則是希望當局能協助抱團,登陸發展。至於印刷業,梁國新説,也會透過印刷研究中心成立印刷業輔導團來輔導業者。
針對外界質疑服貿協議開放陸資高管赴臺,恐影響就業機會,梁國新以麥當勞為例指出,麥當勞赴臺投資29年、擁有約400家店面,但並沒有看到400家店都是外籍人在賣漢堡,印證開放外資或陸資不僅不會造成勞工失業,反因服務業的在地化特性,而必須雇用本地勞工。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