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 正文

臺經濟學家談兩岸貿易:臺灣不能只要大陸讓利

2013-05-20 08:4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灣經濟學家孫震接受《旺報》專訪指出,兩岸貿易臺灣不能只要人家讓利,自己缺乏競爭力的不讓別人進來,結果造成弱勢產業永遠缺乏競爭力,產業沒有競爭力和優勢,怎麼會從自由貿易中得到利益呢?臺灣沒有讓產業結構跟著貿易的改變而轉變,ECFA的利益將“轉眼用完”。

  孫震,蔣經國時代的“經建會副主委”,曾出任臺大校長,並在李登輝時代擔任臺軍事部門要職,兼具理論與跨界實務經驗。

  孫震在接受專訪時分析,貿易雖然是商品的交換,背後則是產業的交換,促成產業結構改變達成更大利益的創造。自由貿易的好處就是可以淘汰低生產力的產業,低生產力產業產品可以進口,多出的勞力可以集中到生產力高的產業,平均生產力就可以提高,但臺灣不願意改變產業結構,要保護勞工,卻不知道勞動自由流動的市場中,勞工會從低生產力流到高生產力。

  孫震把臺灣近20年企業投資逐年下降歸咎于當局沒有擔當。他說,李登輝時期民粹當道,自此愈演愈烈,老百姓一反對,政策就轉向,沒有人敢做長期投資,造成臺灣經濟沉淪。

  孫震建議臺灣整合投資條件創造群聚效應,讓商品和人才都進入,跟大陸競爭而不是要讓利。他認為當下臺企缺乏產品創新,只做到技術精進,一流人才沒有舞臺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因為企業缺乏產品創新,所有努力都在技術上“鑽牛角尖”,只能替別人做零件,人家殺價殺得越來越便宜。(記者陳曉星、孫立極)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