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 正文

助力大陸經濟發展 臺商大陸打拼實現兩岸雙贏

2008-11-26 09:17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五日電 題:臺商大陸打拼實現兩岸雙贏

  中新社記者 曾嘉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一首《愛拼才會贏》陪伴臺商投資大陸近三十年,他們遍佈大陸各省市和各個行業,創造出康師傅、永和大王、旺旺等紅遍大江南北的品牌,促進臺灣産業轉型,助力大陸經濟發展。

  起步階段

  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實施改革開放,來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首倡兩岸“雙方儘快實現通郵,通航”,“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在此吸引下,臺商向大陸邁出試探性的第一步。

  一九八三年,大陸第一家臺資企業“三德興”通過香港轉投資在廈門成功註冊,這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名叫高新平。“當時來廈門的一個感覺就是,廈門講的閩南話跟臺灣都一樣,整個風俗習慣也一樣,我覺得這跟臺灣差不多,所以我就很有興趣。”他説,“三德”就是取自中國傳統的忠孝、仁義、勤儉。

  一九八七年,臺灣當局開放臺胞到大陸探親,臺灣廠商也紛紛到大陸考察商情。此後,臺資企業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弱到強、從分散到集中、從虧損到盈利,一步步成長壯大起來。

  發展步伐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臺灣經歷經濟轉型、勞動力成本上升,島內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産業為降低成本,尋求生存,開始投資大陸。根據國務院臺辦統計資料,臺商投資大陸最早起步于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産業。在一九九二年前,大陸臺商産業類型集中在製鞋、服裝、餐飲等低技術、低成本行業,以“臺灣接單、大陸生産、香港轉口、海外銷售”的模式,將大陸沿海特別是珠三角地區作為作為家口共出口基地。

  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在南方發表講話,中共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方向,臺商投資大陸隨之出現高潮,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九年大陸合同臺資金額超過四百一十億美元,超過前一階段的十倍;臺商投資不限于加工出口業,寬展到資金、技術密集型的産業如石化、水泥、鋼鐵、電腦周邊産品等。

  二十一世紀後,一些大型臺資IC、IT項目在長三角、珠三角佈局,形成了以IC、IT投資為特徵的第三波投資熱。從二000年至二00七年,臺商投資大陸實際到資約二百三十五億美元,臺商也從以往單打獨斗轉為集體合作,從單純的委託加工變為聯合上、中、下游相關配套産商一起投資。

  根據商務部統計,截至今年九月底,大陸累計共批准臺商投資項目七萬六千八百三十八項,臺商實際投資四百七十二點二億美元;按實際使用外資統計,臺資在大陸累計吸收境外投資中佔百分之五點六,如果考慮到臺商經部分自由港和其他地區轉投資大陸的因素,臺資數量還要大得多。

  明星企業

  在來大陸投資的臺企中,有不少此前已經在島內頗具規模,也有不少在大陸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世界級企業。一九八八年十月,在探親途中被深圳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打動的臺商郭臺銘,在深圳寶安區一幢簡易廠房建起了自己的工廠: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當時沒人會想到,這一家才二百多人的小廠,會發展成為今天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全球最大的電腦整機和零組件生産企業集團之一,連續四年入選美國《商業週刊》評出的全球IT業百強。

  像這種以大陸為産業新起點創造新成就的例子,還有經營“康師傅”速食麵的頂新集團。一九八八年前公司在島內只是一個經營油脂的小企業,一九八八年到大陸投資也只有幾十萬美元的資本額,現今已在大陸擁有一百多個工廠,年營業額達數百億人民幣。

  有分析指出,臺企在大陸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方面是依託于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投資環境的顯著進步和改善,以及兩岸中國人的商場文化、社會文化、生活習慣乃至於語言習慣,本質相同;另一方面,則是臺商的吃苦耐勞與拼搏精神,助力了他們在大陸投資的成功。

  互惠雙贏

  海峽兩岸經濟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合作領域眾多。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孫升亮則指出,臺灣具有資金、技術、管理、經營等方面的優勢,勞動生産率較高,服務業相對發達;大陸具有勞動力資源豐富、經濟持續高增長、市場容量及潛力巨大、區域梯次發展腹地廣闊等優勢,兩岸經濟的互補性明顯。

  孫升亮表示,在兩岸經貿發展中,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截至去年底,臺灣從大陸賺得的貿易順差累計達四千七百六十三億美元,為臺灣創造了一百多萬個就業崗位;同時臺灣的技術在大陸也得到廣泛的應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不僅將實現兩岸的資源互補和利益共用,還將推動兩岸及港澳地區的共同發展和繁榮,正如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所説:“兩岸合作賺世界的錢有什麼不對?”

  同時,大量的臺資進入,解決了大陸發展經濟的資金不足問題。臺資企業先進的管理和技術,也促進了大陸的改革開放,提升了大陸企業的競爭力。臺商的企業直接解決了大陸一千多萬人的就業問題。同時也帶動了相關的運輸,餐飲,地産、建材等等諸多行業的發展。估計相關的就業人數達到幾千萬。

  而經過近三十年的經營,臺商在大陸投資逐漸進入收穫期,近年臺資企業盈利大幅增加,並成為臺灣島內母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尤其是“大陸概念股”成為臺灣股市的重要支撐力量,大陸市場對臺灣産業發展也發揮了積極影響。

[責任編輯: 李學斌]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