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研了解到,自“3·17”開啟新一輪房地産調控新政以來,樓市調控成效明顯,一二線城市樓市進入“速凍”模式。不過仍有一些問題需要引起國家層面高度關注。
一是雙合同屢禁不止,在部分城市已成氾濫之勢。記者在合肥、福州等地採訪了解到,對於房地産開發企業來説,6月是衝擊半年業績的特殊時間節點,為了達成銷售目標,不少房地産企業鋌而走險簽“雙合同”。這在東部一些城市已非常普遍,而監管部門卻鮮有查處行動。不少購房者向記者反映,一套新房的裝修款比購房款還高,而裝修款不能納入首付,實際首付達到六七成,大大加劇了購房者的壓力,對衝了調控的效力。購房者普遍呼籲,國家應加大監督力度,掀起一輪整治行動。
二是行政干預明顯,統計數據扭曲。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所謂的“講政治”,將“環比不增長”列為政治性任務,粗暴干預市場。譬如,通過大幅延緩新批預售面積,造成市場銷售面積減少的假像,有一線城市5月新批預售面積同環比均“腰斬”。福州一地産公司的行銷總監告訴記者,目前政府要求高端、低端項目搭配取得預售證、搭配備案。作為一種限制措施,限價令下,開發商和房管部門將被迫玩數字遊戲。“比如一些高價樓盤明明已經賣出去了,但房管部門以有序網簽的理由就是拖著不給網簽。等到一些價格低的低端項目要網簽時,將高低項目搭配網簽,整體上的網簽價格也不會過高。”
三是房貸政策一刀切,首套房利率上浮誤傷剛需群體。最近,“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紛紛上調首套房房貸利率,此趨勢已逐步蔓延至二三線城市。監測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首套房房貸平均利率為4.73%,同比去年5月份則是4.45%。北京、廈門、福州等地個別銀行甚至將首套房房貸利率上調了10%。在廈門大學金圓研究院理事長戴亦一看來,有關方面應當對“金融機構將首套房房貸利率也一併上調”的做法進行干預,金融機構不應在房貸政策上“一刀切”,應區別對待各種購房者,從而支援購買首套房剛需客戶的積極性,防止房價“大漲”的同時,也要防止“大落”。(記者董建國、高博、孔祥鑫、方問禹、鄭鈞天、周強、王存福、馬姝瑞采寫)
[責任編輯:孫伊靜]